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19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温度、压力、湿度多参数复合计量检定装置中双温双压法湿度发生的上级饱和气体压力和下级实验舱气体压力控制具有强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矩阵的双极气流场解耦方法。该方法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调节阀流量特性建立双输入双输出气流场控制模型,运用对角矩阵法将原系统变为两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消除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饱和器和实验舱的压力控制稳态精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2.
《航天》2011,(3):38-41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43.
真空实验舱数字式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恬  潘博 《航天器工程》2011,(2):102-106
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测试所需的容积大于60m3的大型真空实验舱对气压控制的要求,设计了数字式压力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旋片泵组和罗茨泵构成两级串联的组合抽气方式对实验舱进行抽真空,具有较高的效率.基于双曲正切函数构建了变增益函数,从而实现对不同压力范围的变增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数字式...  相似文献   
44.
庞之浩 《航天员》2012,(1):61-64
有人把当今最大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比作不落的航天母舰,这很形象。欧洲对国际空间站有两大主要贡献,即研制了“哥伦”布号实验舱和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另外还有“和谐”号节点舱-2、“宁静”号节点舱-3等。  相似文献   
45.
赵前 《国际太空》1994,(6):6-6,5
日本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空间站计划的项目有三个,即①充压实验舱(JEM),用以进行科学实验;②后勤舱,用以贮存各种气源、试验样品以及其他消耗品;③暴露设施,用以进行暴露在空间的舱外实验,并有日本研制的遥控机械臂进行遥控操作。去年,美国决定重新设计国际空间站并提高了空间站轨道的倾角,结果使日本的实验舱重量不得不减少3600公斤,日本实验舱的发射次数也将由原计划的2次改为3次,增加了发射费用。日本主管日本实验舱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一位负责人说,由于去年这一折腾,日本实验舱的计划至少推迟…  相似文献   
46.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47.
2012年是国际空间站进入全面应用的第一年。自1998年首个舱体升空至今,国际空间站走过近15年的历程。目前,国际空间站已明确延长运行至2020年以后。作为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同时也是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的典范,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成就、发挥的作用及未来走向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开启人类航天史崭新一页历时13载,终成人造天宫自1998年11月第一个核心舱"曙光"号升空,至2011年7月最后一架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执行国际空间站运输任务,国际空间站历经十三年完成基本组建,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48.
王志魁 《航天员》2008,(1):60-61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007年10月23日11时38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在为期14天的太空使命中,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将意大利为美国建造的"和谐"号节点舱送往空间站,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49.
陈斌  孙铭华 《航天员》2008,(6):30-35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穿过重重的云雾,照耀在苍茫的大地上;当"团结"的号角再一次吹响,那悬挂在天边的"星辰"散发着迷离的光芒。与"命运"博弈的英雄们,他们斗志满怀,豪情激荡。他们即使倾尽所有也要"寻求"一个关乎人类的、关系万物的未来航向。彼岸的"码头"上,梦想与现实可以自由对接,彼此眺望;期待"和谐"乐章,所有的一切都让人不由的想起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想到"希望"……  相似文献   
50.
崔志 《国际太空》2005,(6):18-20
“哥伦布”(Columbus)实验舱是欧洲航天局(ESA)为“国际空间站”建造和运行提供的主要设施之一,定于2006年由航天飞机运往“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实验舱升空的准备工作不仅需要完成实验舱本身空间段的准备,而且需要完成其他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地面段(由“哥伦布”控制中心和用户支持操作中心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