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3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多径干扰是天线测量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干扰,它通常是由待测天线附近的设备对测试信号的反射所引起。针对天线定标中的多径干扰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吸波体反射抑制(MARS)技术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模式滤波,将信号中的多径干扰分量进行分离并滤除,进而降低测量环境中的多径效应。推导了相关公式,在天线平面近场测量系统中对该技术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中采用分布于待测天线附近的多个角反射器模拟环境中的反射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测量环境中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待测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平均增益误差小于0.1dB,提高了天线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2.
介绍“ZY-1”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在 KM3空间环模设备内定标试验的污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3.
星载SAR亚马逊雨林辐射定标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辐射定标是准确、定量描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星载SAR在轨运行期间,天线方向图较之发射前可能存在较大的失真,从而严重影响所获取的SAR图像数据质量,因此准确测量在轨飞行时天线俯仰向方向图特性并予以补偿是星载SAR辐射定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利用具有均匀后向散射系数特性的分布目标进行外定标是测量双程俯仰向天线方向图的最佳方案,而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稳定、最均匀、最平坦的分布目标,后向散射系数几乎不随入射角变化,是公认的理想测试场地.鉴于目前我国尚无自行采集的星载SAR图像数据,我们对星载SAR回波功率仿真、天线方向图模型参数估算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仿真的亚马逊雨林SAR功率图像成功地实现了星载SAR俯仰向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关键环节的模拟,对我国的星载SAR辐射定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针对同一HJ-1星的两台CCD相机,提出基于图像模拟的交叉辐射定标方法:通过建立两台CCD相机图像DC值的数学关系,以获取地面目标图像的已定标的CCD为标准对未同时获取图像的待定标的CCD进行交叉定标,得到了2008年10月A2CCD和B2CCD的定标系数.利用贡格尔场野外实验数据和敦煌场的MODIS数据对定标系数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对该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叉定标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可以在保证定标精度的同时,提高定标的频次.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一种利用天线噪声作为冷噪声源进行标的方案,这套方案在国际和国内的射电天介暗箭我提出,与经典的方法不同,其优点是简单简行,准确可靠,定标精度可以达到二级标准,尤其是采用这种方案后。减少了系统中的部件接口,使系统噪声在大降低了(20-30K),系统也更加可靠稳定,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案也可以 利用标准射电源和冷空进行定标。  相似文献   
66.
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LAMOST关键技术预研究项目——“大口径主动光学实验望远镜装置”近日在南京顺利通过验收和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7.
红外遥感器辐射定标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航天大国均建有大型辐射定标设备,并在空间探测技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大型辐射定标设备及其技术指标,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设备的研制技术和经验,如定标光学系统设计、辐射源选择和机械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途径;针对我国现有的辐射定标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8.
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星上定标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一号"B(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在轨辐射定标的目的以及星上定标的原理,分析了星上定标算法的精度。利用星上零级数据对星上定标系统的测控精度和工作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定标数据的处理精度。HJ-1B卫星发射以来共对红外相机热红外通道进行了7次星上定标,为了监测定标系统的精度变化,文章利用MODIS-31、32通道辐亮度对HJ-1B卫星上定标系统精度进行检验,考虑MODIS传感器本身定标的不确定度恒定,分析结果表明自HJ-1B卫星发射以来星上定标系统相对精度发生了衰减。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卫星实际在轨数据的对比处理来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辐射定标处理可以修正CCD响应的不均匀性和入射光场的不均匀性,减小非线性相位偏移,提高复原光谱的精度。  相似文献   
70.
“环境一号”B星热红外通道星上定标与交叉定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环境一号”B星(HJ-1B)发射前实验室定标为基础,分析了HJ-1B红外相机的星上定标系统功能。利用2009年3次星上黑体定标数据对HJ-1B热红外通道进行星上定标,以青海湖不同时相的美国TERRA卫星MODIS传感器31通道(MODIS-31)数据对HJ-1B热红外通道进行交叉定标,得到了准确的定标系数,最后对两种定标方法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为实时准确的获取HJ-1B热红外通道定标系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