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99篇
航天技术   120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8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6年初,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北京161中培训中心承办的新一期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导师培训班在北京开幕了。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健为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作了一场航天科普报告。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田如森、北京市科技活动中心主任王肃平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72.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奋发向上的优良品质,7月25日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和福建省航空学会在厦门联合举办中学生航空科技夏令营。来自江苏福建150余位营员参加。在厦门大学的一周中,营员们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先后参观了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中心  相似文献   
73.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领域各位专家、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从建立至今吸纳了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总装二十九基地、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1个单位的著名专家、技术人员。该专业委员会是联系我国宇航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74.
张瑶 《国际太空》2014,(10):35-35
2014年9月29日-10月3日,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3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界官员、航天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其中有69个国家的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举办了7场全体大会、3场亮点报告、3场最新进展报告、181个技术分组会议、32个研讨会,主要涵盖了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应用与操作。  相似文献   
75.
徐菁 《国际太空》2014,(12):78-78
2014年11月27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的主要日程包括开幕式、大会报告、分组交流和奖励优秀论文,主办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等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届年会。出席年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良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年会技术委员会主席王礼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杜善义院士,清华大学尤政院士,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等。  相似文献   
76.
《宇航计测技术》2010,30(3):F0002-F0002
为促进计量与测试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计量与测试领域的合作,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北京电子学会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北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举办的“2010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将于2010年9月在湖北省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7.
张瑶 《航天》2014,(5):6-7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发展,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宇航界的话语权也在稳步提升。3月18—22日,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春季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袁洁率领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执行局会议上发言。随同袁洁副总经理出访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和来自航天科技、科工集团的航天专家。代表团成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中国航天成就,展示中国航天实力,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充分体现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宇航联合会中的履职能力和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78.
法轩  薛滔 《太空探索》2014,(3):56-57
<正>2013年12月21~22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最终,中国政法大学一队依靠对法律条文的精准把握、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灵活的现场应对,一举摘得冠军和最佳辩手(控方)两项桂冠;中国民航大学一队则凭借敏捷的思维,在法庭陈述和辩论环节从容应对法官问题,荣获亚军及最佳辩手(辩方)两项殊荣。最佳书状奖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二队(控方)和中国政法大学二队(辩方)获得。  相似文献   
79.
尊敬的黄伯云院士、高瑞平副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刚刚度过建国64周年国庆长假。今年,对于我们中国航天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上半年我们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胜利返回;9月我们中国宇航学会成功举办了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嫦娥三号”也即将发射。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自全国众多研究院所、高校的1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到举世闻名的岳麓山脚下的中南大学召开“2013年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研讨会”,更显得这次会议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谨代表中国宇航学会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0.
无损检测技术已在航空装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起到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无论是在航空装备的制造、生产过程,还是各机种的在役检测和日常维护、检查,无损检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倡一些新的无损检测理念和新的检测思路。以健康监测、集成检测和数据融合,以及数字化、图像化和信息化为典型标志的绿色无损检测可能就是未来值得发展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