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6853篇 |
免费 | 1300篇 |
国内免费 | 834篇 |
航空 | 5359篇 |
航天技术 | 850篇 |
综合类 | 917篇 |
航天 | 1861篇 |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271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330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216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298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415篇 |
2010年 | 298篇 |
2009年 | 378篇 |
2008年 | 415篇 |
2007年 | 406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328篇 |
2004年 | 322篇 |
2003年 | 303篇 |
2002年 | 268篇 |
2001年 | 287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187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36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湍流火焰结构是表征湍流与火焰相互作用的组分、速度、温度等标量场信息,理解湍流与火焰相互作用规律,验证和发展湍流燃烧模型的实验基础。针对传统曲率PDF分布反映湍流火焰面褶皱结构失准问题,利用网络拓扑结构方法可以标记系统关键节点和特征结构,构建湍流火焰面的拓扑结构。本文标记了湍流火焰面上的关键褶皱结构,分析了湍流与火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低湍流强度下,湍流火焰面的关键褶皱结构由火焰自身不稳定性引起;当湍流强度增大,湍流火焰面的关键褶皱结构由湍流尺度决定。在本生灯湍流火焰中,火焰自身不稳定性引起的火焰褶皱与火焰发展距离有关。在本生灯火焰底部,火焰自身不稳定性不引起火焰面褶皱,随着火焰向下游发展,其对火焰面影响逐渐增大,火焰褶皱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大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体会产生一对反向旋转的脱体涡(后体主涡),该涡与平尾翼尖涡共同构成飞机后体的涡系结构。在风洞中,利用激光粒子测速(PIV)方法,对单独后体和加装不同展长平尾的后体,分别研究涡系结构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后体主涡的涡核中心沿流向明显向上移动;加装平尾后,涡系呈现典型的四涡结构,平尾翼尖涡对后体主涡影响显著,加大了后者向上移动的趋势,同时使其沿展向外移,并显著削弱其涡旋强度;平尾展长增加后,后体主涡受到的影响有所减弱。在低速环境下,来流速度对后体涡系结构的无量纲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为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SB-VAWT)的启动特性,在两叶片SB-VAWT内部安装了阻力风杯结构。为探明阻力风杯结构对两叶片SB-VAWT风力机静态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具有阻力风杯结构的垂直轴风力机(DS-VAWT)和两叶片SB-VAWT进行了转矩测量风洞试验和PIV可视化试验。结果表明:阻力风杯结构对SB-VAWT的风轮内部气流流动规律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一些方位角下,阻力风杯结构对SB-VAWT升力叶片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改善明显,旋涡减弱,降低了能量损耗;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阻力风杯结构的存在也产生了作用于风轮转轴的扭矩,因此具有阻力风杯结构的垂直轴风力机的静态启动力矩要高于无阻力风杯结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