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429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分析了新型复合材料在加工、制造和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与损伤。介绍了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现状,重点阐述了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和应用,并对其的优缺点作了比较。提出新型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22.
复合材料分层缺陷的红外热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红外热像的检测原理,并用红外热像方法对蜂窝铝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层织复合材料较易出现的分层缺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红外热像方法是检测复合材料分层缺陷的快速、有效方法,并预测了红外热像检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3.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快速凝固/粉末冶金 (Rapidly Solidified/Powder Metallurgy,RS/PM)高阻尼铝合金FMS0714/10(Zn-30Al)的挤压成形过程,研究了模具与坯料间的摩擦条件和挤压比对阻尼铝合金成形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挤压过程材料表面产生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成形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挤压过程中FMS0714/10(Zn-30Al) 阻尼铝合金材料的流动与变形不均匀,导致了应力应变分布的不均匀:材料表面应力应变较大,芯部应力应变较小;表面过大的应变和轴向拉应力是表面裂纹的诱因;减小模具和坯料间的摩擦,增大挤压比,可以减小材料表面应力,使应变分布趋于均匀,从而减少材料表面损伤,优化材料表面质量,提高成品合格率。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将为FMS0714/10(Zn-30Al) 阻尼铝合金材料挤压工艺的制订以及新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4.
ZL114A合金疲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ZL114A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轴向应力疲劳行为(K1=1,R=-1).结果表明,ZL114A合金的疲劳性能与美国A357合金的疲劳性能相当.系统研究了L114A合金疲劳损伤特征,分析疏松、夹杂物等铸造缺陷在疲劳裂纹的形核、裂纹的扩展以及瞬断中所起的作用,表明铸造过程中形成的铸造缺陷数量、尺寸、位置对金属的疲劳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5.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轻量化和高性能设计。复合材料的内部缺陷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可靠有效的内部缺陷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应用至关重要。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方法由于其巨大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理论方法较为成熟,但针对具有复杂缺陷特征的复合材料而言,详尽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尚为数不多。本文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 F)对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了高斯回波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基于此建立了测量的理论模型。然后,引入距离幅度校正(Distance amplitude correction,DAC)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降低了测量过程中的信号失真。再次,采用To F有效确定内部缺陷的深度。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气孔缺陷和抗冲击性能的试验研究,以及不同厚度物体的气孔缺陷检测。相应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6.
针对现有缺陷预测技术未充分考虑航空装备软件运行特点,软件缺陷识别与预计存在不确定性与主观性等问题,开展基于STAMP与贝叶斯网的装备软件缺陷预测模型研究。包括软件缺陷预测框架、基于STAMP的软件控制过程模型、基于贝叶斯网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等几部分内容,并在某型航空装备软件上开展工程应用。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对某型航空装备软件的缺陷预测准确率达到71.7%,验证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27.
厚壁碳/酚醛复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造成固化不均匀。为了解此类产品在固化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变化和分布,通过在产品内部预埋热电偶的方式,开展了温度监测实验。同时采用DSC及凝胶实验对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期阶段的升温过程中,产品内部温度远低于罐体内的温度;酚醛树脂随着温度的升高,流动性能变好,在95~100℃时开始凝胶,出现聚合放热现象。依据以上实验结果对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延长各温度点的保温时间、延缓初期的升温速率、调整加全压的时机、增加树脂凝胶温度点的保温段。最后对优化后的固化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固化工艺合理,产品经超声波检测,内部缺陷大大减少,质量均一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28.
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控制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的原因是由于热处理不当.通过工艺试验分析,获得了再现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方法;通过加工流程的再造,获得了缺陷控制的技术;通过缺陷控制,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29.
《今日民航》2013,(7):18-18
飞机喷涂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它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若有半点儿差错都会影响最后的整体效果在飞机进入喷涂机库后,整个喷涂会经过四道工序:首先是前期准备,飞机各项测试完成后,先进行封纸保护工作。玻璃、舱门、天线、起落架等敏感部位会被封贴保护起来。然后对机身外表、大翼、发动机和尾翼的老旧漆层进行打磨,并进行损伤和缺陷检查;第二道工序是机身清洗和底色喷漆。如果飞机没有凹坑、划痕、重要性结构损伤,去除旧漆后,就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除尘,  相似文献   
530.
大型飞机虚拟装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装配技术,设计者能够在更真实、自然的环境下实现大型飞机总体布置与协调,完成装配过程模拟,维修性、测试性仿真,尽早发现设计缺陷,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