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289篇
航天技术   546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8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雨水 《航天》2009,(4):60-61
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返回地面。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为此,国内有关单位制作发行了各种航天邮品,这些邮品见证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邮品受版面限制,不能一一列举,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82.
前哨 《航天》2009,(5):45-47
近年来随着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接近完成,到太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三艘神舟号飞船的成功飞行,载人航天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似乎毫无关联的事情,人们都愿意贴上一条“航天”或“太空”的标签。但事物总是相互作用的,当载人航天成为一种文化和时尚以后,又反过来促进载人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时装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3.
1997年10月下旬,美丽的法国小城戛纳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他们是为中国首次在欧洲购买的通信卫星——鑫诺一号卫星进行出厂验收评审专程前来。  相似文献   
18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76-76
2007年9月29日,NASA公布了机遇号火星车于2006年9月28日和29日拍摄的照片。照片呈现的是当时“维多利亚”坑侧面图。据介绍,机遇号火星车首先降落于火星“鹰坑”,行进了9.28km后于2006年9月27日到达“维多利亚”坑。当时距离机遇号登陆火星已经过去了950天。“维多利亚”坑直径达800m多,深约60-70m,坑壁布满锯齿状的凸起,坑底则是厚厚的岩石层,是机遇号迄今遇到的最大的坑。从图片可以看到,“维多利亚”坑左侧有6m高的、分层而突出的“佛得角”的南面部分。而坑内墙的右侧,可以看到15m高、称为CaboFrio的岩石层的北面部分。拍摄地点距离“佛得角”50m远。2007年9月11日,机遇号出征这个深坑。  相似文献   
185.
2003年3月美军对伊拉克开战之际,台湾也正在展开已筹备3个月的三军联战演习——“汉光”19号,这次演习俱有五大现象。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以资源三号卫星河北省廊坊地区2A级全色遥感影像和多光谱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ERDASIMAGINE进行了研究区域的提取,并对提取的感兴趣区进行了几何校正,即图像配准处理,然后进行了融合处理,分别采用了空间增强的分辨率融合算法、改进IHS分辨率融合算法以及小波分辨率融合算法,通过和融合前的影像进行对比,融合后的影像既保留了多光谱影像的丰富的波谱信息,同时具有了全色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特征,最后对比三种融合算法,得出改进的IHS分辨率融合算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7.
“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和巡视月球表面,实现了嫦娥工程的第二阶段目标,验证了一系列月球软着陆和环境适应技术。  相似文献   
188.
文木 《太空探索》1999,(6):8-11
历史将记住他们——“阿波罗11”号的机组成员: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爱德温·奥尔德林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飞向月球 与以往的飞行一样,在围绕地球飞行一圈半之后,“土星5”号的第3级火箭S-IVB再次点火,“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了历时3天的登月旅程。柯林斯驾驶着指令与服务舱从运载火箭上分离并转向与登月舱对接成一个整体,一起飞往太空。服务舱被起名为“哥伦比亚”号,登月舱则被命名为“鹰”号。  相似文献   
189.
左右 《航天员》2011,(3):26-27
“企业”号(Enterprise)是一个在欧美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军事或非军事武器名字。  相似文献   
190.
上 天 的 感 觉   大力神火箭燃料点火,一阵震颤,火箭与发射台的连接镙栓断开,我感到一种震源遥远的颠簸。   1972年 12月 7日 0时 33分,在佛罗里达州,“阿波罗 17”号起飞,我们向上穿行,冲过朦胧的雾层,黑暗中的发射真美。大火箭开始慢速升离地球,一阵沉闷的隆隆声。初始的缓慢上升一下子变为爆发性速度的脱离,我们起飞了。火箭疾驶飞越大西洋,重力像砖块在我脑部堆积一样地加大,我咬紧牙关。   大气越来越稀薄,燃料消耗后载荷越来越轻,飞行速度越来越快。此刻,我们已成了从地球远远延伸过来的雾化尾迹上端的一个小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