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17篇 |
免费 | 1883篇 |
国内免费 | 13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758篇 |
航天技术 | 2148篇 |
综合类 | 1154篇 |
航天 | 36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424篇 |
2022年 | 465篇 |
2021年 | 472篇 |
2020年 | 555篇 |
2019年 | 506篇 |
2018年 | 391篇 |
2017年 | 380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463篇 |
2014年 | 564篇 |
2013年 | 528篇 |
2012年 | 721篇 |
2011年 | 745篇 |
2010年 | 574篇 |
2009年 | 662篇 |
2008年 | 736篇 |
2007年 | 663篇 |
2006年 | 546篇 |
2005年 | 523篇 |
2004年 | 473篇 |
2003年 | 494篇 |
2002年 | 355篇 |
2001年 | 336篇 |
2000年 | 359篇 |
1999年 | 285篇 |
1998年 | 264篇 |
1997年 | 261篇 |
1996年 | 238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172篇 |
1993年 | 142篇 |
1992年 | 119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107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主要分析了FAR25.571对重量控制的影响,特别是对FAR25.571的修改以及这些修改对重量控制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82.
研究了飞机附件软时限的设定和管理方法,该方法可将附件的故障发生机率和运行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减少航空公司因机务原因的延误,提高飞机可利用率。 相似文献
883.
冗余度机器人力控制的运动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非冗余度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引入到冗余度机器人,用线性化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运动学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运动学稳定的冗余度机器人混合控制策略。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4.
弹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装在航天器上的空间机械臂为轻质细长杆,固有的结构弹性对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影响抓手的工作精度,还可能导致载体一机械臂整个系统失去稳定性[1].因此,对弹性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必须加以深入研究.地面固定基座多杆弹性机械臂动力学、逆动力学及控制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如Gawronsld等[2]在假设杆件弹性小变形、转动角速度比其固有频率小得多以及刚、弹性模型非线性项相同的前提下,得到控制方法.Cehnkunt等[3]导出了可忽略结构弹性的控制器带宽,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可实现的工作区间.文献[4,5]讨… 相似文献
885.
88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2):42-44
创客教育融多种现代教育理念为一身,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契合了转型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探讨了创客教育开展的必要性,结合技术本科院校特色,从创客文化环境构建、创客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创客混合学习、创客师资队伍建设、创客团队和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提出了技术本科院校创客教育实践框架与路径图,以此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87.
敏捷光学卫星无控几何精度提升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6):25-31
针对敏捷光学卫星无控制点几何精度,提出了区分高频和低频姿态误差、同时考虑定位误差的精化传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低频姿态误差及姿态稳定度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并以满足30m平面定位精度和1:50 000比例尺测图要求为例,进行了定位误差分配和定位精度预估,提出了提高无控定位精度的措施。结果表明:星敏感器低频姿态角误差主要造成了水平位置方向的系统误差,但其在高程位置方向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卫星前后对称俯仰成像进行消除。当定位精度要求30m量级时,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和夹角稳定性不需要在现有卫星水平上加严控制,但是应尽量采用大基高比,同时采用异侧对称立体成像方式,避免系统性低频姿态误差带来额外的高程误差;当精度要求满足1:50 000时,应配置0.9″精度星敏感器,200Hz以上高频姿态测量设备和在轨夹角检测装置,同时将低频误差有效控制在5″以内等,以满足15m平面,6m高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88.
为实现失效航天器寿命延长的目的,采用接管控制技术接管失效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针对姿态机动接管控制中,失效卫星参数不确定和推力器构型矩阵突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系统重构的失效航天器姿态机动接管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指令滤波backstepping控制来重构姿态机动接管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系统稳定性;然后对推力器构型矩阵进行重构;最后考虑燃料消耗和控制输入受限问题,通过基于约束最优二次规划的动态控制分配算法对推力器推力进行控制重分配。采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对燃料耗尽航天器和部分执行机构失效航天器的姿态机动接管控制。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9.
在低速开口风洞中进行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实验研究。采用PIV技术,对翼型绕流流场进行了测量,显示了施加等离子体激励后流场的变化。通过五分量天平对升力和阻力的测量,研究了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对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规律。研究表明,低风速下在翼型前缘施加等离子体激励,能够有效地控制翼型流动分离,在来流为20m/s时,最大升力系数增加11%,失速迎角增加6°;在给定的流动状态下,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存在一个阈值,不同迎角下该阈值不同,迎角越大,分离越严重,对激励强度的要求也越高。 相似文献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