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8篇
航空   746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本文介绍了稳定裕度试飞流程和稳定裕度实时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思路,讨论了稳定裕度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如何建立飞行试验数据库,最后给出了系统经过试飞验证后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332.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安全裕度(MS)分析方法。使用ABAQUS软件和Python二次开发前后处理程序,对火星环绕器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安全裕度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安全裕度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分析结果,对火星环绕器主承力结构局部补强后,提高了结构刚度、强度和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333.
用分支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构型飞机的深失速特性,用反向积分技术计算了深失速吸引子的吸引域。然后分别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滑模反控制方法设计了两种深失速改出控制律,即俯仰振荡控制律与滑模反控制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两种控制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分析了影响深失速改出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4.
针对压气机试验设备与试验件之间存在的气动耦合问题,探讨了压气机试验系统中影响试验对象性能评定的两类边界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进气系统压力损失对压气机试验特性的影响,和排气系统容腔效应对压气机过失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敞开吸气式压气机试验进气系统中流动损失最大的区域集中在进气节流阀处,依据各节流元件具体类型分段建立流动损失模型,可为间接获取压气机试验件进口压力参数提供新的自由度;(2)将试验设备排气节流装置直接布置在试验件流道出口,可抑制排气系统的容腔效应,保证压气机部件台架安装环境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更趋近于整机工作环境;(3)相比于大流量风扇,高负荷多级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对于试验排气系统的容腔效应表现得更敏感。  相似文献   
335.
徐邦年 《飞行力学》1994,12(3):36-44,96
对J-7飞机作了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计算,探讨了J-7飞机在平飞,盘旋和上升转弯三种飞行状态下,以三种操纵方式进入失速/过失速/尾旋的动态特点,并与现有资料作了比较,还研究了J-7飞机的失速尾旋敏感性。  相似文献   
336.
主要阐述带动力模型自由飞的技术难题,诸如相似准则、螺旋桨的动力模拟及滑流模拟、陀螺力矩的模拟、燃油变化对尾旋试验的影响以及模型的起飞与回收等问题。最后,以CJ—6及N—5飞机带动力模型自由飞的失速/尾旋试验为例,说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试飞证明,试验结果与真实飞机的结果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337.
带动力模型自由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呈 《飞行力学》1994,12(1):72-80
主要阐述带动力模型自由飞的技术难题,诸如相似准则、螺旋桨的动力模拟及滑流模拟、陀螺力矩的模拟,燃油变化对尾旋试验影响的以及模型的起飞与回收等问题,最后,以CJ-6及N-5飞机带动力模型自由飞的失速/尾旋试验为例,说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试飞证明,试验结果与真实飞机的结果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338.
赵学训 《飞行力学》1996,14(1):66-73
根据Y7-200B飞机失速试飞结果,从飞机的设计特点出发,与原地比分析了飞机的失速特性,结果表明,Y7-200B飞机的设计改进目前还没有达到降低失速速度,提高安全裕度的预期设计目标。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和操纵系统的改进针对性不强,改进措施不协调,为此必须进行综合的分析,系统地采取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39.
李中华 《飞行力学》1996,14(4):65-72
在系统地进行了MИГ--21型飞机失速/尾旋理论培训和试验飞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飞行中的机载测试记录和体会,详细介绍了失速/尾旋试飞的准备、试飞驾驶技术和失速尾旋特性。  相似文献   
3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