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我国太阳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推广使用绿色环保能源太阳能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的产生机制,分析了我国太阳能资源的能量总量和分布情况,讨论了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二种途径: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并具体讨论了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所涉及的实际技术,具体包括:用于采集太阳能并进行光热转换的集热器、辅助热动力系统、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热力发电、太阳光发电,介绍了国内外使用太阳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地域广大且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2.
自上世纪701年代末,我国引进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样管,并诞生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到1987年制造出第一支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迅速崛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使用国。在世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太阳能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3.
134.
激光输能无人机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输能无人机(UAV)由于飞行高度高和续航时间长等优势得到关注.从激光输能角度,基于无人机质量评估模型,建立了激光辐照功率密度和无人机输出功率以及飞行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以Sky Sailor太阳能无人机为例,计算分析了激光输能无人机和太阳能无人机的升限和飞行包络.结果表明由于激光辐照功率密度大和光/电之间能量转化效率高,与太阳能无人机比较,可携带的有效载荷更大、升限更高、爬升和抗扰能力更强;随着激光辐照功率密度增大,即使电子设备和有效载荷的质量和功耗都增大,飞行包络很宽,同时,飞行速度增大,但实际升限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5.
地外世界没有平坦的道路,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科学家首先会派遣无人驾驶的漫游车打前站,而后才考虑载人登陆,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向我们的近邻——月球和火星发射了多部这样的漫游车,还有多部将在未来几年相继发射,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10辆。  相似文献   
136.
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是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区域通信、中继和运输平台。实现N×24小时能源闭环的超长航时飞行,是发展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的核心问题,也是形成“区域保持+时间持久”特色能力的关键。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是解决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跨昼夜能量闭环难题的有效技术方向。当前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可分为2类:不考虑风场变化的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和不考虑大范围高度变化的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分别对这2类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考虑不同处理框架给实际工程应用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认为未来应统一考虑太阳辐射、空间高度和风场变化,并融合重力势能与梯度风场对太阳能飞机临近空间持久驻留能量变化的影响,开展基于强化学习框架的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通用”飞行航迹规划方法研究。为此,有必要开展临近空间风场环境表征与重构、临近空间梯度风场对太阳能飞机滑翔轨迹能量影响分析、最优飞行航迹示教轨迹生成与分类、基于示教轨迹的太阳能飞机强化学习框架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可为设计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提供参考,为规划太阳能飞机研究技术路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光伏组件产生功率模型,研究了太阳能飞机中飞行速度、高度、时间及区域等状态参数影响组件性能的规律。以单晶硅组件及Xihe太阳能飞机为研究对象,当飞机飞行速度增加时,组件产生的功率随之增加但趋于饱和。原因在于速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组件的表面温度,但提升是有限的。飞机所需的功率随飞行速度呈现指数增加,且组件产生的功率与飞机所需的功率有能量平衡点。组件产生的功率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饱和的趋势。原因在于,当飞行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随之下降,组件表面温度下降;同时海拔越高,大气密度和大气通透率越大,太阳辐射增加,从而组件产生的功率增加了;饱和的原因在于组件本身性能的限制。一天之中,组件产生的功率基本以太阳时12点为中心左右近似对称,中午最强;一年中组件性能在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原因在于组件性能主要由所受太阳辐射决定。随着纬度的增加,组件产生的功率减小。原因在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组件所能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也就越小;纬度越低,组件总产生功率越高且平稳。纬度低的地区更适合太阳能飞机的飞行。该文为太阳能飞机的能量分配、长时间驻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8.
多模式太阳能热推进的性能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贵龙  夏新林  于明跃 《宇航学报》2010,31(6):1631-1636
在分析直接式、间歇式和补燃式三种工作模式太阳能热推进(STP)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太阳能高温对流换热和工质换热的光热学理论,建立三种工作模式STP的物理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其推进性能,并分析了聚光器参数,推进剂种类,工质对流换热性能等因素对三种工作模式STP推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有效聚光半径为4 m,以氢气为工质时,直接式STP比冲800 s左右,推力约10 N;氢气过量系数在2~5之间时,补燃式STP推进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9.
邸乃庸 《航天》2010,(3):30-32
2006年9月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大量设备,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后首次恢复对国际空间站的修建任务。  相似文献   
14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226-226
从水能到地热能、从风能到生物能,人类一直试图寻找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中国科学院年届九旬的王希季院士早在30多年前就提出发展空间太阳能发电站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他认为:"水能是有限的,风能、地面太阳能不稳定,核能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