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39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71.
30th飞碟探索     
《飞碟探索》2011,(5):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神话。20世纪中后叶。当人类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太空,深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很多人发出疑问。宇宙中会不会也有其他智能生命在寻求同类,甚至它们已经来到我们居住的星球。外星生命以及外星文明探索也开始由民间热潮转向严肃的科学研究领域,出于各种安全角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472.
地球正在日益变暖,遭遇同样情况的还有火星、冥王星和太阳系的其他星球。这一现象促使很多科学家推测,太阳活动的变化导致了这些星球温度的上升。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言论具有误导性,制造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地球正在经历的全球范同内的升温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473.
黑洞不是洞     
<正>广义相对论预测了黑洞的存在,却留下了信息佚失的矛盾。现在好了,利用量子效应也许能避免黑洞形成,以密度极高的天体"黑星"取而代之。黑洞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已有数十年了,在电影《星际迷航》中,  相似文献   
474.
在:未来的几十个世纪内,人类将开始进行恒星间旅行,冲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邀游”。建造人造行星恒星间旅行需要建造一艘巨大的飞船,它要在没有太阳的环境下至少生存10000年。这艘飞船的建造大约需要花费150年的时间。在建造期间,数千亿吨燃料和建筑材料需要运送到地球近地轨道,并在那里进行安装。飞船最初的质量必须在1000亿吨左右,相当于2000万艘超级油轮。  相似文献   
475.
《飞碟探索》2010,(7):29-29
备注:纽约的一名妇女(自称马乔莉)从互联网上得知X星球将靠近太阳系,于是就用她的JVC数码相机拍摄日出后的照片。从2003年1月开始已经拍摄了上百张照片,但是仅仅是一些红色光点而已。  相似文献   
476.
仰望夜空,在肉眼可见的几颗星星之中,最令古今人们惊艳的,可能就是天空中那一颗火红的亮星吧.火星,太阳系第四大行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荧惑",主刀兵;西方人更以战神马尔斯为它命名.从古至今,这颗天上的火红星星向来就是颗引发人们极多想象的天王巨"星".  相似文献   
477.
2012来了,传说中和电影里描述的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其实只要具有科学与理性精神,就会认识到"末日预言"只是谣言而已。本刊同时选编《2012,世界末日还是谣言末日?》及《彗星会撞上地球吗?》两篇文章,一方面是辟"世界末日"之谣,另一方面,是想提示人类应有危机意识,通过科学手段找到应对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的办法。毕竟居安还要思危。  相似文献   
478.
六分仪座     
《飞碟探索》2010,(4):59-59
这一个为波兰天文学家赫维利斯划定的星座,以纪念他长期用来测定天体高度的仪器六分仪。他十分欣赏这架六分仪,甚至在天文望远镜得到应用之后,仍在继续用它来确定恒星的位置。  相似文献   
479.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11,(11):54-57
初识大师风采最初知道钱学森,可以回溯到66年前我的少年时代,那时我在南京上初中。一天,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称,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参与V-2飞弹……云云。从那以后,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就留在了我的心中。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教理论力学。包括  相似文献   
480.
以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背景,讨论了空间计量理论中时间测量的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时间尺度转换,比较了不同坐标系时间轴度规对脉冲星的脉冲轮廓测量的影响,说明只有太阳系质心坐标时能够正确测量脉冲轮廓。进而介绍了空间计量提出的两种时间统一的模式:地球卫星导航模式和脉冲星导航模式。以脉冲星导航为例,讨论了基于SI秒绝对定义和太阳系质心坐标时的广域时间统一的方法,给出用航天器原时坐标轴伸缩法修正多普勒效应的公式。最后提出在大尺度广域时空中构建新的守时系统—太阳系质心守时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