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39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01.
本文从中国道家古老的天人合一理论出发,对太阳系的结构及其起源作了初步的讨论,基本上解决了困扰当代天文学界多年的关于太阳系结构的九个主要问题,并就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太阳系为一圆球,称为太阳宫,并且具有自己的卫星,太阳宫还在自转.现代天文观测中观察到的宇宙膨胀效应是未考虑到太阳宫本身的自转所致,宇宙应为等级式宇宙.最后,我们进一步把天人合一理论推广  相似文献   
402.
403.
2006年10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新近发现了16颗太阳系外行星,这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据推测,整个银河系有多达6×10^9颗相当于木星的行星。  相似文献   
404.
广义地说,“航天”是活动,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狭义地说,航天是技术,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含地球以外的天体)的高技术。  相似文献   
40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33-133
2007年7月7日,NASA宣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原定本月升空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将推迟至9月发射。探测器将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开始对太阳系中两颗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的深探索进程。探测器预计在2011年抵达灶神星并围绕此星开展观测研究,此后,它将于2015年飞至谷神星周围对其探测。据认为于46亿多年前形成的灶神星和谷神星保存了它们的原始记录,由此可揭开小行星演变和这些天体形成条件之谜。  相似文献   
406.
张熇 《太空探索》2003,(5):22-23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理所当然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实施月球探测将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07.
日月 《太空探索》2004,(8):38-39
宇宙中比星团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庞大无比的星系。我们太阳系所在的那个星系则是“银河系”,在银河系外统称“河外星系,它常被简称为星系。  相似文献   
408.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0):60-61
太空美术、天文美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随画家的着眼点而各有不同。日本青年数字宇宙艺术家加贺谷穰,1968年出生,可谓后起之秀。近10年前我在东京和他初次相识时,已经发现他在星图艺术方面已有相当成就,不久前我们在北京重逢,他已经是载誉世界的人物,特别在动漫方面更受到青少年的热爱。他虽然有很多的天体宇宙方面的画作,但今天我只想介绍几幅星座和美术相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409.
亮度仅次于金星的木星,被一层厚度超过1000千米的浓密大气所包裹。大气层中的1个大旋涡形成了木星的大红斑,从发现至今已300多年未见消减。 17世纪大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天文观测,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后人通常将其称为伽利略卫星。为了研究上的方便,现在人们经常将其称作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这4颗卫星在众多的木星卫星中,不仅体积最大,而且距离木星较近。  相似文献   
410.
王存恩 《国际太空》2004,(10):29-31
可以认为,太阳系中存在的小型天体(小行星和彗星)保留着太阳系当初诞生时的物证,它对探索太阳系的起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