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39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土星.距离太阳最近的第六颗行星。它位于木星与天王星之间,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9.4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土星的密度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只有水密度的70%。土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9~10个天文单位,每29.46个地球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  相似文献   
352.
春来 《飞碟探索》2004,(2):26-26
当两个天体彼此吸引时,引力沿着连接它们的直线方向发生作用,人们把这个方向称为径向。如果引力以光速传播的话,它进行得如此之慢,以致形成了与径向成直角的作用力。不过,这种横向力迫使由两个天体构成的系统围绕着它们共同的重心旋转,并在极快的时间内使两个天体相撞。这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353.
天外有天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宣示:天外有天。同时也表明,我们人类对自己所在的太阳系乃至银河系,还知之甚少。最近,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颗围绕名叫格利斯876恒星旋转的行星,它的质量约有500个地球大小。由于这颗行星在一个很扁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并且旋转速率也异乎寻常,所以1年(公转1周)仅仅需要61天。它与它所围绕的、暗淡无光的红矮星之间的距离,比太阳系最里层的行星———被太阳烤焦的水星离太阳的距离还要近。但是,它的表面很可能有气体存在,气温或许在-75℃,按地球表面的温度…  相似文献   
354.
谭邦治 《中国航天》1999,(5):26-28,30
科学家们早在1920年就得出结论:100亿至200亿年之前,宇宙在一次大爆炸中诞生,并在继续不断地膨胀。近年关于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宇宙将无限期地膨胀下去,但膨胀速度越来越慢。宇宙浩瀚无垠,有1000多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之一;每个星系中又...  相似文献   
355.
遨游太空近31载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杳如黄鹤。NASA称,2004年1月收到的微弱信号看上去是来自这颗探测器的最后消息,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先骄者10”号于1972年3月2日发射升空,主要考察目标是木星。它是第一个穿过小行星带成功到达木星附近并获取近距离图像的探测器。1983年,它又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356.
庾晋 《飞碟探索》2004,(6):25-26
彗星的发现彗星是在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密度很小(大约为空气密度的2×10-17)而呈云雾状的天体,一般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它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彗核是由石质和铁质的物体、冰和尘埃质点等物质构成的,它是彗星的实体部分,整个彗星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彗核周围环绕着的云雾状物质称为“彗发”,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彗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像扫帚,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热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彗星从何而来?有的人认为彗星是某些行星及卫星上的火山…  相似文献   
357.
在取得理论上的缓慢进展之际,观测者们仍在不断地寻找作为辐射爆发起源的天体。1993年10月的一个深夜.机会终于来了,NASA的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卫星记录到一束伽马射线脉冲。这正是科瓦利托加入康普顿研究小组以来盼望已久的时刻。记录仪器只能大致确定该脉冲来自天空一个相当宽广的区域。  相似文献   
358.
《太空探索》2004,(5):48
  相似文献   
359.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探寻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颗地球.时至今日,凭着智慧和毅力,人类终于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飞马座51号,而后陆陆续续又找到了20颗以上的外太阳系行星.然而,这些新发现的行星,是否和地球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在它们之中是否也存在着另一个文明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急欲寻求解答的.  相似文献   
360.
龙夫 《飞碟探索》2012,(9):54-55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唯一可供天文学家研究的星系只有人类所处的太阳系。然而,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使用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却开辟出更广阔的视野。运行仅仅数月之后,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就超出了创建者最乐观的预期:它不仅找出了新生行星的明显证据,而且向人们揭示出行星形成过程中奇异的奥秘,其随意和千奇百怪的程度远远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