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272篇
航天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许彤 《中国航天》2008,(1):41-42
2007年10月4日是前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50周年纪念日.这颗名为"旅伴"的人造卫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引发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惊心动魄的争霸;导致了载人登月技术的诞生;宣告了人类或至少是其机器人使者得以飞向太阳系各个遥远角落的发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2.
来自于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成功地描述和解释了木星带状风圈的所有重要特征。这项模拟暗示,木星上的风流系统也许一直深入到7000千米以下的深层大气之中。  相似文献   
17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013年9月宣布,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已经进入星际空间。这是目前为止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太空的人造物体,标志着星际探索新时代的到来。爱德华·C·斯通博士是"旅行者"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旅行者-1最权威的发言人。斯通先生曾经担任过"旅行者"项目的NASA喷气实验室(JPL)主任,还是NASA另外9个飞行器项目的首席调查员。2013年9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现年77岁的斯通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IAF)颁发的"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航天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会后,本刊特约记者刘悦对斯通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4.
蒋迅 《太空探索》2013,(2):38-41
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成就了。到2012年11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开机三年半,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转而开始执行下一个四年的探索计划。开普勒小组宣布了新一批超过一千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候选体,从而让疑似系外行星的候选体目标总数达到了2321颗。但是,这个项目在申请立  相似文献   
175.
迟惑 《航天》2013,(11):49-51
2009年,瑞士推出了科幻大片《太空运输》,这对美国之外的国家是不多见的。而且,这是瑞士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因此颇值得我们玩味。太阳系的尽头 电影的背景依然是环保、“只有一个地球”之类的老套路。影片设定,在2267年,由于过度污染和瘟疫,人类只得放弃地球,全体移居到庞大的太空城市中。而一家名为柯伊伯的超级垄断公司启动了改造土卫五的工程,试图在这个距离地球数亿千米的遥远星球上再造世外桃源。柯伊伯这个名字的来源很有意思,这是一位荷兰天文学家的名字,他提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由冰物质运行的带状区域。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给这个位于太阳系尽头的领域命名。  相似文献   
176.
章园 《航天员》2013,(1):14-17
小行星是指不易挥发出气体和尘埃,在太阳系里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小行星由岩石或金属构成。开展载人/非载人的小行星探测活动将为我们应对小行星撞击,探索宇宙演化和生命起源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7.
来自太空的陨石具有不凡的科学价值,它是人们研究太阳系历史的“活化石”,对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也能提供宝贵的线索,所以它理应受到大家的保护。但很痛心的是,近年来,我国经常会有一些人盗掘、哄抢陨石,牟取不义之财。例如1991年,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仁广村一个偏僻的山地里,科学家在方圆几十里中找到了一个陨石群,估计总重可能有10吨之多,但消息传出后引来众多不法之徒的采掘,  相似文献   
178.
Melipal 《飞碟探索》2009,(8):55-55
天王星的乏味外观从来不是学生们的最爱,也使它有了"太阳系中最无趣的行星"的名声.1986年,NASA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回的照片显示,天王星是个无特征的蓝绿色球体,拥有窄环--显然无法与土星的壮观和火星带来的好奇相比.  相似文献   
179.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1,(11):44-46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天王星居于9大行星中的第七位。它是1781年由旅居于英国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偶然发现的。6年后,赫歇尔还发现了天王星的两颗天然卫星天卫三和天卫四。天王星的发现,使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0.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应居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其地位就备受争议,随着近年来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也因此成为11月份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