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7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司空 《太空探索》2014,(6):22-25
<正>2014年4月2日,美国航宇局(NASA)宣布:"由于俄罗斯正在从事侵害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情,美国决定暂时停止与俄正在开展的航天合作。不过,在空间站项目上,美俄还会继续共同努力,以维护空间站的连续安全运行。"美国之所以保留在国际空间站领域与俄罗斯合作,是因为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目前没有用于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美国、欧空局、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都必须乘俄罗斯的"联盟"TMA-M飞船。所以,美国载人航天现在存在致命短  相似文献   
62.
对星地混合通信系统中的天地一体波束形成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说明了研究该技术的重要意义,对地基波束形成和天基-地基混合波束形成这两种实现架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上行和下行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馈电链路传输多路复用、远程误差效应校正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3.
《卫星应用》2016,(4):93
实验室简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三研究所建立,已于2015年8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第100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军工企业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附近,在长沙、南京设立分实验室,协同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定位:面向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天地一体化运行服务的新手段、新途径、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应用基础理  相似文献   
64.
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智能航空客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文生 《航空学报》2019,40(1):522415-522415
计算机小型化、物联网、无线宽带通信、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使能技术,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将对飞机设计、飞机飞行和维修保障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未来的飞机将具有强大的信息智能感知和处理能力,依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多维度物联,并结合智能地面系统,共同完成智能飞行、智能维护和智能运营等业务流程。本文总结了上述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航空应用前景,提出了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智能航空客运系统的概念,设计了系统架构,描绘了典型应用场景,识别了关键技术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研究成果有助于飞机制造商更好地设计面向未来的智能飞机,也有助于航空公司对智能飞机进行高效的运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中,地面与多航天器同时进行天地话音和图像通信的潜在需求,分析TDRSS(TrackingandDataRelaySatelliteSystem,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USB(UnifiedSBand,统一S频段)测控通信系统及天地通信中心系统支持多目标同时通信的技术原理,提出天地通信系统在双目标、三目标同时跟踪时的工作模式,介绍天地通信系统仿真验证体系,并重点阐述天地通信中心如何采用环回和回放数据文件的仿真方法验证系统对多目标的支持,由此表明天地通信系统具备同时与多航天器进行通信的能力。探讨的结果对工程和实际应用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6.
分析未来空间科学试验、载人航天工程等对空间通信信息化加密需求,提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典型应用模式。针对这种模式提出基于SCPS-SP(空间通信协议规范-安全协议)和IPSec(互联网安全)协议的天地一体化信息加密设计。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地面网络和空间子网信息的整体加密、完整性验证和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67.
智浩 《航天》2011,(4):44-47
与苏联走的航天道路不同,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全力研制航天飞机这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认为它能取代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 2011年4月12日,不仅是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第1架航天飞机上天30周年纪念日。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1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成功地进行了处女航行,从而宣告这种运载能力巨大、乘坐舒适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器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8.
紫晓 《航天》2009,(5):16-19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震中地区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给了解情况,指挥抗震救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一场大震何以造成通信瘫痪,该怎样避免在自然灾害面前通信失灵的问题重蹈覆辙?航天专家们对此展开了思考,对加强我国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增强在应急情况下的通信保障能力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69.
索萱 《航天》2014,(12):30-31
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于9月21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24家企事业单位、54所高校及44所科研院所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工程师出席了本次大会。据本届大会承办机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总工程师王小勇介绍,他们采用“天地一体化”全新系统设计方法,让我国刚刚发射的高分二号遥感卫星上的遥感相机实现了优于1米的分辨率,将我国民用航天遥感正式推入“亚米级”时代。  相似文献   
70.
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对天地往返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入轨方式、发射方法和动力系统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