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358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焰对微波信号的衰减作用及其对导弹制导系统的影响。介绍国内外喷焰衰减及固体推进剂无烟化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固体导弹总体方案设计应考虑喷焰衰减的重要性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频串联替代法微波衰减测量标准装置测量过程所出现的失控现象 ,从测量标准仪器、被测仪器、测量方法、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失控的原因 ,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使测量过程恢复到统计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3.
对流层特大暴雨天气对电离层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气象活动对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利用时序叠加方法,通过对1958-1998年期间发生在武汉的5次特大暴雨天气事件对武汉上空电离层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1)特大暴雨能够引起低电离层,fbEs和,f0Es参量较明显地减小;(2)特大暴雨对电离层F区寻常波描迹的最低虚高h′F和电离层等效峰高hpF的参量也有一定影响,且随着雨量的增大这种影响作用也会增加;(3)特大暴雨对电离层其他参量影响甚弱或没有影响.本文认为,特大暴雨天气事件对电离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动力过程,特别是特大暴雨激发的或相伴的大气重力波、潮汐波和行星波等长周期大尺度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大气湍流光学长曝光像的两个模型——高斯模型(空间域模型)和统计平均光学传递函数模型(空间频率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两模型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并应用两模型数值计算了扩展目标通过大气的长曝光成像结果。此外,还应用高斯模型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的远场光斑。  相似文献   
15.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序列脉冲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对于均匀大气路径上聚焦传输序列脉冲激光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风场渡越时间内的脉冲数Np在2~6之间有利于传输;然后对实际大气模式下序列脉冲激光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脉冲数-NP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序列脉冲激光进行定量表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关于风洞中用尖劈和粗糙元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尖劈和粗糙元广泛地应用于风洞试验中的大气边界层模拟,该技术成功模拟了不同地貌特征的平均风速和湍流度剖面。随着风工程研究的深入,了解尖劈和粗糙元模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各种大气边界层湍流功率谱和尺度特性。试验表明:尖劈利用其迎风平板的分离流产生湍流涡旋,迎风板的宽度决定了涡旋的大小和湍流脉动强度,同时迎风板阻塞比沿高度递减产生近似线性的风速剖面;粗糙元用于模拟实际地面的摩擦效应,调整平均风速和湍流度的剖面分布。遗憾的是,尖劈下宽上窄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该技术模拟的湍流功率谱和积分尺度的高度变化律与实际大气边界层相反。基于对模拟机理的认识,异型尖劈上部形状有助于模拟大比例模型试验要求的湍流风场。  相似文献   
17.
18.
废气排放塔尾流区随机游动扩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一种建筑结构与形式特异的废气排放源-过江隧道风井塔,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环境风洞中通过风井塔后流场的测量,分析给出塔后尾流特征,并进行示踪气体扩散模拟试验和烟云照相;(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一个先进的随机游动扩散模式,模拟尾流区污染物扩散的基本规律,模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筑物的存在使得地面最大浓度增大3 ̄4倍,且出现位置离源更近。研究表明,随机游动方法研究对有明显湍流不均  相似文献   
19.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重要参数.大气电场的准确测量对雷暴和地震的监测、预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15年8月27日气球搭载大气电场仪测量近地面大气电场实验得到的电场数据,分析在特殊地形表面近地面5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平台山顶上空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呈指数递减,大气电场的数值和变化范围均较大,尤其是近地面1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值达到1kV·m-1以上.此外,还通过经验公式得出了近火山灰石地表的大气电导率.受空气中重离子的影响,其电导率远小于全球大气电导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丰富了在特殊地形下大气电场的测量结果,揭示了中国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火山山顶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选用了神舟2号(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高度410km附近,日照和阴影区域大气密度变幅为2—3倍,变幅的大小与地磁活动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日照面大气密度峰区位于星下点地方时1400—1500LT的纬度处,峰值大小与太阳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阴影面大气密度谷区位于星下点地方时0400-0500的纬度处,同时在±10°纬度区域中还出现了阴影面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