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航空   1472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272篇
航天   4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大柔性机翼在气动载荷的作用下,将产生显著的弹性变形,常规线弹性理论的小变形假设不再成立,需要采用能够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基于CR(Co-Rotational)共旋转有限元理论,把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分解为刚体的旋转和平移及局部坐标系下的弹性变形,建立了适用于大柔性机翼几何非线性变形描述的结构模型。以大柔性悬臂梁为例,采用载荷增量法,研究了集中弯矩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对静力学方法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耦合加载几何非线性变形特征;以类"太阳神"太阳能布局无人机(UAV)为例,研究了其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22.
为研究离心载荷和气动载荷作用对风扇转子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在考虑预应力的状态下对大尺寸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考虑几何小变形和大变形条件对预应力的影响,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下风扇转子叶片的频率和振型。与叶片实测频率对比表明,考虑大变形条件计算的叶片频率更接近实测频率(仅相差1.82%),小变形条件计算的叶片频率与实测值最大相差6.88%,扭转振型所对应的频率值差别尤其明显。说明小变形条件分析大尺寸风扇叶片所产生的误差不可忽略,大变形条件下的模态分析更精确。  相似文献   
923.
为研究表面粗糙度对水滴撞击飞溅特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不同粗糙度表面条件下开展了水滴撞击飞溅动力学实验。实验通过高速摄像机,观察记录了水滴撞击不同粗糙度表面时,飞溅子液滴的直径、反射角度与速度等信息,由此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对水滴飞溅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撞击参数K范围,子液滴直径主要受粗糙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子液滴平均直径越大;粗糙度对子液滴法向和切向速度的影响呈现出相反的规律;子水滴无量纲角度与粗糙度St呈现正相关,尽管在St>0.1时,温度影响开始出现,但相比粗糙度仍然是小量。  相似文献   
924.
更大尺度风洞和试验模型以及更长射流的流场测量,对流场显示的视场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和验证两种基于发散光反射式布局的大视场显示方法,分别为反射式聚焦纹影方法和反射式阴影方法.通过改进源格栅和光源,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反射式聚焦纹影显示装置,获得了直径约1.5 m的视场结果.视场均匀性和试验条件下的最短曝光时间表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925.
低轨地球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HEO(Highly Eccentric Orbit)类型的空间飞行体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很低,远地点高度却很高的大偏心率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慢变量Ω(轨道升交点经度)和ω(轨道近地点幅角),决定了偏心率e的长周期变化状态,从而制约了HEO类型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寿命.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这一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926.
针对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SEI)中由于数据集存在错误标签导致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 1种有监督和无监督融合的错误标签识别和纠正方法。首先采用无监督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将数据集中出现的标签错误样本找出,再使用 K折交叉实验对这些标签异常的样本进行预测投票,将得票数多的标签作为错误标签纠正的结果。经过清洗的数据集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 1个较为理想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的网络模型,保证了在样本污染条件下,辐射源个体识别网络仍能具有较好的识别率。文章所提方法的识别率相比未经处理的数据集的识别率在标签错误率小于 30%时平均提高 3.3%;在标签错误率大于 30%时,也能使个体识别率达到 90%左右,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在对错误标签的识别和纠正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7.
低速大迎角尾撑支架干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飞行器低速大迎角风洞试验是飞行器研制中必须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而进行大迎角试验时飞行器模型大多采用尾部支撑方式支撑,目前国内对低速大迎角风洞试验结果中的支架干扰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扣除.本项研究成果可作为今后支架干扰研究或扣除的参考,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φ3.2m风洞中,利用张线支撑系统进行有预弯接头的尾撑支架干扰试验研究,获得了预弯尾撑支架干扰随迎角、侧滑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形状尾撑支杆的支架干扰特性;并对尾撑支杆的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尾撑支杆长度对尾撑支架干扰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尾撑支杆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8.
机上大感性负载和电源接触器在进行通/断电及工作模式转换过程中,电源汇流条上会产生电瞬变干扰信号,继而导致同一汇流条上其它设备的敏感。通过对商用客机电瞬变电磁兼容性机上验证方法的研究,给出了商用客机机载电瞬变干扰源和敏感设备的选取原则和方法,介绍了电瞬变电磁兼容性机上地面试验验证方法的实施流程,为CCAR/FAR-25部第25.1431(d)条款的试验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指导完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商用客机首次电瞬变电磁兼容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929.
为研究高超声速可变形双翼在不同迎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气动特性,并针对在给定的迎角和马赫数条件下可变形双翼的舵面偏转角选取困难的问题,通过结合二分法、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对处于不同迎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可变形双翼的舵面偏转角进行了选取确定,分析了可变形双翼的气动特性和舵面偏转角对其气动特性产生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当来流马赫数为5,迎角从1°~8°变化时,可变形双翼的升阻比明显大于Busemann双翼的升阻比,最大可达4.2倍;当迎角为3°,来流马赫数从0.5~5变化时,可变形双翼的升阻比最大可达Busemann双翼升阻比的3.4倍。结果表明可变形双翼在大迎角和大速度范围内均能保持高升阻比,在高超声速飞行中将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930.
阐述了一种新型简易钻孔的设计,分析了加工大批量工件时车床钻孔工艺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安装于车床刀架的锥柄大尺寸可调钻孔工装,通过对此车床刀架的锥柄钻孔工装工艺分析与选择,在车床钻孔的加工过程中与传统的尾座加工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机械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