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256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67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31.
全尺寸航天器振动台多维振动试验的天地一致性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振动试验中的全尺寸航天器响应与在天上全箭振动时的航天器响应是否一致的问题,即振动试验的天地一致性问题。通常,航天器振动试验方法无法同时反映航天器在天上全箭振动时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简称器箭)界面的加速度条件和器箭界面的安装边界条件,因而无法保证其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对针对这一问题,于全尺寸航天器而言,如果让航天器和振动台(简称器台)界面的加速度等于在天上全箭振动时的器箭界面的加速度条件,就能同时自动满足航天器器台界面安装边界条件,由此就能求得全尺寸航天器在振动台振动试验中的解析解,精确等同在天上全箭振动中航天器振动响应。首先应用动态实验仿真技术,导出天上全箭振动响应模型及其解析解,包括:器箭界面的加速度条件和航天器内部加速度响应。然后让全尺寸航天器与振动台的界面加速度等于全箭振动中导出的器箭界面加速度条件,由此就能对全尺寸航天器振动台多维振动试验进行仿真,给出在振动台振动试验中全尺寸航天器响应的解析解结果,可以证明在振动台多维振动试验中全尺寸航天器响应的解析解等于在全箭振动中航天器响应的解析解。这一研究成果,为采用全尺寸航天器振动台多维振动试验方法来精确再现在天上全箭振动中航天器多维振动力学环境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32.
多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制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产品遥测振动时域信号为基础的多维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制定方法。应用此方法确定的多维随机振动参考谱矩阵满足正定性要求。实例自闭环多维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33.
本文针对多维动态力传感器研制中存在的输出特性随力作用点改变而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偏载特征模式识别方法,对铣削测力平台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实时修正,大幅度提高了力传感器的精度。  相似文献   
534.
对军机用户技术资料标准编码系统(S/S/SN)的功用与组成作了初步介绍,并将美国与原苏联的军机用户技术资料标准编码系统进行了对比,进而对我国应采用的军机用户技术资料标准编码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5.
通过对计算建立形式计算的模型,在形式计算模型下研究信息量与形式计算输入/输出信息熵[1]的关系.并利用计算量与信息熵的关联结论,优化在JPG编码算法[3]中的核心算法DCT.  相似文献   
536.
主要介绍了TDC-2000集散控制系统用磁盘机的功能、设计原理。文中对串行双相位码的编码原理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有关的计算公式和码的连接关系;提出了“全波形采样”原理和相位初存并-串转换原理,并通过物理实验证明了它们的可行性。文中对操作站与磁带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应答信号的性质和时序关系作了详细讨论。所有这一切是设计磁盘机取得成功的关键,亦为TDC-2000集散控制系统部件国产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37.
科学实验卫星以科学目标为任务战略导向,需要任务团队结合实际业务运行情况制定阶段实验计划.这些实验计划以任务运行数据为依据,由科学卫星任务各分系统数据分析获得的策略集合综合得到.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运行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给不同决策层提供辅助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主流方式主要借助值班日志统计和...  相似文献   
538.
针对卫星移动通信信道频带和功率均受限的特点,将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技术应用到卫星通信系统,通过编码和高阶调制的结合,利用状态的记忆和适当的映射来增大码字序列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编码增益,在保证系统频带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其功率利用率。在对卫星信道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卫星信道建模,并分别在高斯(AWGN)信道、莱斯(Rice)信道和瑞利(Rayleigh)信道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种编码调制方式在卫星信道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9.
为解决多相编码信号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差分算法的脉内识别方法.首先研究相位差分的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相位解模糊方法.然后基于多相编码信号相位跳变峰的成组和递增/递减特征,提出了一种工程可实现的多相编码信号的实时识别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3dB信噪比下对常规、线调、BPSK、QPSK信号的识别概率大于90%;而在10dB信噪比下对多相编码信号能达到90%以上的识别概率.  相似文献   
540.
基于TCM-8PSK高速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讨论了传统卫星传输体制的特点,找出传统调制与编码的分离独立设计是制约卫星通信系统性能进一步提高的本质根源,并由此论述了编码和调制相结合的高速卫星传输体制。随后给出了高速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结构图,重点讨论了网格编码调制(TCM)编码原理、PTCM软判决译码器、8PSK调制模型,并用Simulink对TCM-8P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