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3篇 |
免费 | 805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38篇 |
航天技术 | 113篇 |
综合类 | 108篇 |
航天 | 3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34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氧燃气气焊和切割设备的通用性、便携性和较低的成本,使其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继续使用。氧燃气设备的使用者多数都训练有素,也很有责任心,但也有一些使用氧燃气设备的人可能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训,即使是那些训练有素的人在使用这种设备时仍有可能出现差错。目前设计和生产的氧燃气设备大部分都具有安全功能。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者使用有故障的或损坏的氧燃气设备都可能造成回火。 相似文献
362.
363.
从工程实用观点出发,引入考虑主流紊流度影响的经验关系式,对McNally程序的前驻点、层流区计算方法和转捩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紊流度粘性”和间歇因子的概念,并综合考虑压力梯度、紊流度和进、出口雷诺数等因素对转捩的影响。对STAN5程序的层流区和过渡区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相似解方法计算前驻点区的流动和换热,作为STAN5程序的初始条件。用改进的程序,对C3x、MKⅡ、Turner、Daniels和VKI叶型,在多种工况下的二维外边界层流动和换热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和比较了程序中积分法和差分法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工程设计计算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364.
时序效应可以改进多级叶轮机械的效率,为了探讨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的影响,并应用到叶轮机械气动设计中,对1.5级静/动/静布局的涡轮叶片进行了3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保持轴向间距不改变,转子居中时涡轮效率整体最高,时均效率最大值为0.866,转子前移时次之,时均效率最大值为0.861,转子后移时效率最低,时均效率最大值仅为0.859,且转子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不影响效率-时序位置曲线;总轴向间距变大,时序效应变弱,效率提升幅度仅为0.7个百分点,效率-时序位置曲线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365.
许贵芝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44(2):48-51
针对铸造热强镍基合金有限可焊性的问题,介绍了俄罗斯学者经多方试验研究找出了改善其可焊性的有效途径,从而确保了它们在航空发动机零组件制造上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366.
通过分析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导致叶片失效的关键因素。并针对影响叶片寿命的关键参数系统地阐述了目前的检测技术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叶片制造过程中叶片轮廓、进出气边轮廓、气膜孔、表面质量的检测,以及叶片服役后涂层质量、蠕变伸长量的离线和在线检测。检测技术既是叶片制造一致性的保障,同时也为失效机理和寿命预测提供实验测量数据,使预测模型更精准。 相似文献
367.
预冷却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型预冷却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的技术研究现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喷流预冷却TBCC发动机和日本的ATREX发动机。在对预冷却TBCC发动机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预冷却TBCC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关键技术、潜在应用方向及我国开展预冷却TBCC发动机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8.
为提高柴油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喷嘴环式涡轮VNT(variable nozzle turbine)技术的两级涡轮混联系统。该系统根据柴油机运行工况,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来实现混联系统中串联工作模式和并联工作模式的转换。以涡轮的有效直径为参数来表征涡轮的流通能力,利用GT-Power仿真平台研究了两种工作模式下增压涡轮和动力涡轮的流通能力对发动机功率、动力涡轮功率及涡轮增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增压涡轮、动力涡轮与发动机的匹配策略;以系统整机效率最优为目标,针对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混联方式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针对柴油机的不同运行工况,通过两级VNT复合系统混联优化运行方案,能够有效回收柴油机废气能量,额定工况下系统整机效率提高5.1%。 相似文献
369.
370.
总结了自1965年以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技术的总体发展特征和趋势,结合当前新一代战术导弹提出的大空域、宽Ma数和大机动性等越来越高的设计需求,从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技术本质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工程上普遍采用的固定几何进气道、固定几何喷管、燃烧室共用、无喷管助推器和变流量燃气发生器等5项主体设计技术固有的技术缺陷、不足和局限性,明确指出现行的折中设计思想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未来应遵循"开源节流"设计思想,优先突破喷管调节技术,积极开发进气道调节技术,努力提高现有燃气发生器变流量调节技术水平,切实完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以促其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