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0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816篇
航空   4413篇
航天技术   1136篇
综合类   721篇
航天   199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分析是含多部位损伤(Multiple site damage,MSD)结构剩余强度和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的基础和关键。考虑接触与摩擦,建立了含MSD搭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铆钉类型以及损伤模式下裂纹尖端SIF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搭接件孔边裂纹Ⅰ型SIF起主导作用,Ⅱ型和Ⅲ型SIF可忽略不计。由于次弯曲、铆钉变形和板厚度等因素,SIF在外表面最小,接触面一侧较大,最大值多位于蒙皮内部。MSD会使裂纹间的干涉作用增强,SIF增大,且裂纹间距离越近干涉作用越强。裂纹长度相同时,埋头铆钉的孔边裂纹SIF积分均值大于平头铆钉,且接触面的SIF埋头铆钉大于平头铆钉,外表面则相反。  相似文献   
2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美军将新兴技术与新的作战概念结合起来,实现了颠覆性战略,使得美国对阵拥有地理或数量优势时占据了军事优势。2014年,美国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战略构想,并相继推出了诸多新型作战概念。从此次“抵消战略”背景的起源出发,分析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蜂群战”、“多域战”、“马赛克战”,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13.
《航天电子对抗》2020,(5):17-17
美陆军在最近的演示中验证了“电子战规划与管理工具”(EWPMT)的新能力,即通过空中数据链远程控制电子战传感器并反馈信息。EWPMT是一个电子战指挥控制与规划工具,能让部队通过有线链路对电子战的潜在效果进行可视化,并制定行动计划。在今年9月进行的“赛博探索2020”期间,美陆军测试了该工具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214.
215.
在介绍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客流多样性和多变性、服务高质量和高舒适性、运营高安全和高可靠性的特点,提出捷运系统在规划设计时应以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机场布局和运营组织,因地制宜地设计线站位,根据客流分布和客流类型设计运营交路。本文以某国际机场捷运系统为例,基于线路条件和运营需求,对地铁B型车和胶轮路轨APM进行了客流适应性、运营组织和制式比选等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的运营组织方案两者均可满足客流需求,但胶轮路轨APM系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16.
张淳  张强  赵阳  刘鹤  刘晓敏 《航天控制》2021,39(2):45-50
针对成像卫星运控系统设计中的高计算效率、动态任务调整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分层任务规划方法,采用资源预算、分层规划、约束复核、动态调整的思路构建任务调度路径,利用启发式贪婪策略逐级引导任务规划求解过程,通过在每一层上缩减问题规模实现解空间的分步降维,加速任务规划计算.提出低收益任务消减和冲突任务消解策略处理应急动态...  相似文献   
217.
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是北京三号A卫星的一项创新性技术,显著提升了卫星的好用、易用性和智能化水平。为了满足自主任务规划的高实时性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卫星进/出地影时刻的快速预报方法。首先,基于太阳-地球-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了每个轨道圈内卫星进/出地影时刻的解析估算模型和进/出地影时刻卫星满足的非线性方程;然后,基于获得的进/出地影时刻的估计值,使用对分法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获得进影和出影时刻的精确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星载处理器上使用该方法预报一天的地影时间耗时约1.1 s,计算速度比现有星上预报算法提升了约100倍,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8.
针对未来载人航天器种类、规模及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多航天器构建的复杂大型载人航天器,对现有载人航天器空间数据系统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1种基于多层1553B总线的多构型、高可靠、可重构、大负载的空间数据系统器载网络架构和1种基于CCSDS的载人航天器空间数据系统协议体系架构.器载网络和协议体系架...  相似文献   
219.
针对云雨杂波和主被动干扰导致多雷达传感器产生虚假目标航迹的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判别模型进行虚假航迹识别。针对航迹起始得到的目标潜在航迹,利用人工智能数据驱动、自学习的特点,设计了SVM算法。通过对已标记真假的目标航迹样本进行离线学习,形成虚假航迹识别的SVM分类器,实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判别模型代替先验知识规则约束的固定模型,并在工程应用中,利用SVM分类器在线识别虚假航迹,完成实时剔除。通过实测雷达数据实验验证,该算法的目标虚假航迹准确率高达95%以上,完全满足实际的工程应用需求。相比基于阈值或规则进行硬性判断的传统虚假航迹识别方法,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提高了准确率,还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杂波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因此,提出的基于SVM算法的虚假航迹识别方法对于密集杂波场景下的虚假航迹剔除问题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0.
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体系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当前以卫星为核心的天基PNT应用广泛,但在卫星拒止环境下面临严峻挑战。通过总结天基PNT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分析天基PNT的脆弱性与依赖风险,明确了对不依赖卫星的PNT体系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不依赖卫星的PNT体系概念与特征,即以“惯导+时钟”为核心增强基础PNT能力,利用外源传感器多源融合提高精度保持能力,在卫星拒止条件下为用户提供可承载的高性能PNT服务。基于现有技术基础重点发展微小型、高精度、低成本惯导技术,微时钟技术以及智能融合技术是有效途径,能够实现不依赖卫星的PNT覆盖性、精确性与可承载性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