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731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3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81.
纵-扭复合超声钻削TC4钛合金振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波  别文博  王晓博  常宝琪 《航空学报》2020,41(1):423207-423207
螺旋沟槽变幅杆能够实现超声振动模式的转换,对单激励纵-扭复合振动的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可行的优点。基于弹性波场论对超声波在复合变幅杆中发生模式转换的原因及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从超声波的入射角入手,分析入射角对振动模态的影响。在圆锥复合变幅杆的圆锥段开设螺旋沟槽,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波入射角的改变对纵-扭复合变幅杆的扭-纵比影响显著。当入射角为46.5°和67.2°时,在变幅杆的输出端纵振模态和扭振模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实测的扭-纵比前者较后者提高约5.1倍。通过普通钻削与超声钻削实验对比,在不同的入射角条件下,超声钻削的平均钻削力均低于普通钻削力。与入射角为67.2°时对比,当入射角为46.5°时,平均钻削力降低约46%,并提高了制孔的质量,从而为模态转换的纵-扭复合变幅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都开始探索与国境外高校有效的合作办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保障生源质量、提升师资水平、完善管理等环节,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983.
发展了测定电离复合速率常数的一种新的激波管方法。在这一方法中使用反射激波加热预混气体使之电离,相继用可控制的强稀疏波使之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很快,可达10^6K/s,使之在冷却过程中,电离远离平衡态。用压电传感器和Langmuir探针监测状态变化历程和离子浓度,并可获得过程中所有的状态参数,测定了NO^++e电离复合速率常数。实验表明这一方法简易可靠。  相似文献   
984.
从基体和微粒本构关系出发, 应用Eshelby 等效夹杂理论及宏观平均理论的分析方法, 确定复合体的本构关系, 从细观层次揭示弹性微粒对粘弹基体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985.
金属铱具有高熔点及低氧渗透率,是理想的氧气扩散屏障材料,为重要的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目前较常采用的几种铱涂层制备技术的特点,在对比现有铱涂层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层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复合制备技术。分析了该复合制备技术在铱涂层制备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发展原子层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复合制备技术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86.
廖鹤  郑多锦  赵艳彬  祝竺  谢进进 《宇航学报》2022,43(11):1499-1510
采用非接触洛伦兹力执行器代替微推进系统,提出一种“质量块—载荷舱—平台舱”三体随动跟踪式重力卫星总体架构,避免传统低低跟踪重力场测量卫星设计中的质心波动与执行机构带来的动力学不确定性影响。其次,建立了该架构下的卫星姿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动力学非线性耦合项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带宽参数化自适应补偿的复合自抗扰控制方法,提升姿态与无拖曳控制性能。最后,采用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重力卫星总体架构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频域性能。  相似文献   
987.
为研究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替代硝化甘油(NG)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性能影响,设计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硝化棉(NC)/TMETN粘结体系,并使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其作用效果,最终性能最佳体系与同质量比NC/NG体系对比,主要结论如下,NC和TMETN质量比为1∶0.667时,体系密度增加幅度最大、力学性能最好、回转半径最大且两者间氢键作用最强,表明该质量比下TMETN对NC增塑效果最佳,且优于同质量比NG,但该体系韧性最差并弱于NC/NG体系;各NC/TMETN体系引发键键长相差不大,表明TMETN质量分数对体系感度影响不大,需研究其他组分影响;质量比为1∶0.667时,NC/TMETN体系体膨胀系数均大于NC/NG体系,两体系的热膨胀能力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88.
复合桩基是考虑桩与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载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复合桩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承载过程中的受力性能,并揭示了桩距对桩土分担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89.
纳米CuO的制备及与高氯酸铵复合方式对其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uO,用XRD表征了其物相,用TEM观察了其形貌,比较了煅烧对产品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用干法研磨、湿法研磨、溶剂-非溶剂法、喷雾干燥溶剂-非溶剂法4种复合方法制备了CuO/AP复合粒子,用TG-DSC测定了复合粒子热分解温度、分解速率和表观分解热,用SEM观察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果表明,煅烧后的CuO颗粒容易聚集;4种复合方法均能大幅降低AP的分解温度。其中,以喷雾干燥溶剂-非溶剂法最能充分利用CuO对AP的催化性能,与不加CuO相比,AP的低温分解放热峰温降低了42.7℃,高温分解放热峰温降低了113.1℃,表观分解热增加了110.9%。制备方法会影响CuO的分散性和AP粒子的形貌,进而影响AP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990.
文章基于传统Sigma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SAR图像滤波方法。首先,分析指出传统Sigma滤波器处理复合噪声和保持弱边缘的能力较弱的缺点。然后,改进Sigma滤波器的δ-条件,使之更加适应复合噪声分布条件下的SAR图像滤波。提出了灰度中心偏移的Sigma滤波(GCOSF),增强Sigma滤波器保持弱边缘的能力。在G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