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8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航空   4320篇
航天技术   257篇
综合类   430篇
航天   104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多向编织碳/碳复合材料的强度与断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细编穿刺三向C/C复合材料的拉压特性,分析相应的微观破坏模式,实测了C/C复合材料中Z向纤维束力学性能的统计分布规律。结果表彰:细编穿刺三向C/C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作用下具有双模量和呈现非线性。Z向强度受穿刺纤维束纤维根数和间距控制,用最弱环连接理论考虑Z向纤维强度的统计分布,预报σ-ε关系与实验符合较好。XY向强度由碳布强度贡献,其破坏主要是碳布层间的拉剪断裂。  相似文献   
792.
碳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93.
经编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经编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基本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94.
文章论述了在受拉情况下用芒纶纤维对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进行表面缠绕的概念。表面缠绕提供了单向碳纤维纬向破损前必须克服和压紧应力,实验证明它对受冲击构件的开裂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构件的剩余压紧强度,同时由于表面缠绕中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表面材料使构件啬的质量并不多。表面缠绕产生了较好的抗破坏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材料的开发应用开创和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5.
796.
复合材料层合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锤装置,对玻纤/环氧和碳纤/环氧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低能量的冲击实验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记录了落锤冲击试样过程中的速度曲线,计算了冲击动能和材料损伤时的能量吸收,通过数学处理得到了冲击载荷和冲击点位移曲线。测量了层合板受冲击后的剩余弯曲强度和剩余弯曲弹性模量,得出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能量吸收门槛值。结果表明,碳纤/环氧的能量吸收门榄值比玻纤/环氧低,但是前者有较宽的能量吸收容限。和  相似文献   
797.
炭/炭/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一种新型既耐烧蚀又能防热的复合材料-炭/炭/AI2O3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整体发毡先通过热梯度气相沉积CVD处理,然后经反复的真空-压力浸清AI2O3型无机胶,再通过500℃烧结制得。得到的材料轴向压缩强度大于60MPA。材料外部导热系数为1.730W/(m^.K)(800℃),内表面线烧蚀率为0.012mm/s。  相似文献   
798.
文章介绍了空间飞行器工作过程中的空间环境条件。为满足这些要求,在设计与选材时须考虑一些因素。此外对某型号任务中使用的P75S/环氧648复合材料耐空间环境条件的性能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99.
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检测的错位散斑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金龙  孙晨光  秦玉文  计欣华 《宇航学报》2004,25(3):323-326,342
系统地分析了错位散斑条纹的形成机制,并在多种条件(真空荷载、热流荷载、音频扫描荷载等)下对各种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进行了检测及评估,可检测出厚1mm层合板内直径>5mm的缺陷,夹芯结构内直径>10mm的缺陷;对于包覆层结构可检测出深度在12mm以内、直径>5mm的空隙脱粘缺陷,而零粘接力缺陷也能检测出厚度为2mm、直径>30mm的缺陷。同时引入相移技术使错位散斑检测方法不仅具备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实时观测等特点,而且也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的定量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800.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对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进行预测是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重要途径。细观结构参数决定编织体内纤维束的结构形态特征及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根据作者提出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代表单元模型 ,文章应用选择平均法 (SAM)详细的分析了主要细观结构参数(单步步长、纤维束弯曲半径 )与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分析了细观结构参数对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 ,为材料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