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555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2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系统级FMEA工作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探讨系统级FMEA工作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其次立足于型号研制特点及故障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做系统级FMEA的思路;最后抛砖引玉,给出了做系统级FMEA供大家参考的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942.
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技术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充分发挥乘波体布局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的预压缩功能,基于吻切锥原理发展了一种多级压缩乘波体设计方法。通过该设计方法设计得到了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状态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乘波体产生的3道锥面激波按照设计预期相交于底部截面上。该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的上表面采用膨胀式上表面布局设计并在底部与进气道相连,将进气道唇口取为设计条件下3道锥面激波相交的位置,由此获得了进行风洞实验的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前体/进气道布局。对该型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前体/进气道布局开展了数值模拟与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对比校验,在流场波系结构方面得到了相吻合的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3.
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944.
<正>1月19日,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在十大新闻中,航天占据三席,分别为: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暨  相似文献   
945.
Nemo 《航天》2014,(1):40-43
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  相似文献   
94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运载火箭1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静地星”14通信卫星。卫星于火箭起飞17分钟后被送入一条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是采用印国产低温上面级的GSLV-2型火箭的第二次研制性飞行,代号GSLV-D5。这也是整个GSLV系列火箭的第8次发射和第4次研制性飞行。  相似文献   
947.
设计了某新型导弹级间分离方案,结合级间冷分离和级间热分离的优点,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和反推发动机作为分离能源,提出了合适的分离方式和分离时序。建立了分离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碰撞检测模型,在分离仿真时考虑反推发动机推力偏差和下面级残余推力偏心和偏斜对分离的影响,还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分离体运动范围,得到分离体在偏差干扰下运动情况,同时得到了分离危险时刻中心点相对横移范围,打靶仿真中没有出现碰撞现象,分离体的相对运动在分离要求范围内,说明该分离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8.
949.
大子午扩张涡轮由于子午型线扩张度较大,因而易导致端区边界层分离及热集中,针对这个现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采用正弦曲线对某型1.5级大子午扩张涡轮子午型线采取了8种修型方案,研究子午修型对于端区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子午修型可以有效地控制端区的分离流动,从而影响着通道涡与脱落涡强度及位置,也影响着端壁及叶片上热负荷分布。在本文研究条件下,振幅为三分之一叶片最大厚度的前凹后凸子午型线有效地减弱了脱落涡引起的损失,进而使整体总压损失减小6.06%,并可以减弱端壁及叶片传热集中,使叶片最大热负荷减轻21%。  相似文献   
950.
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增压级转子平衡工艺规划过程中平衡转速设定的问题,通过考虑叶片榫槽间隙、平衡设备性能和 转子气动扭矩等因素,构建风扇/增压级转子平衡转速计算模型。将某型发动机风扇/增压级转子的结构及性能参数带入模型,计 算得到转子的平衡转速,并与国外相似型号转子的平衡转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子平衡转速为685 r/ min,与国外相似型号转子的平衡转速基本一致,并且满足该型风扇/增压级转子的实际平衡需求。该平衡转速计算模型已经成功 应用到风扇/增压级转子平衡的设计和工艺文件中,提升了风扇/增压级转子平衡工艺的正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