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601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在太空等离子体中,尤其在等离子体内部磁场较弱时,轫致辐射是等离子体能量损失的主要机制.本文对太阳宁静及耀斑期间1AU处等离子体轫致辐射计算表明,等离子体辐射强度If的变化与辐射的电磁波频率有直接的关系.当辐射频率,接近于等离子体频率,fpe时,辐射强度显著增大.随着电磁波辐射频率的增大,辐射强度随频率增大作缓慢对数下降.辐射亮温Tb与等离子体电子温度Te、介质光深成正比.Tb与If随辐射频率变化的整体趋势一致.在相同的辐射频率情况下,太阳宁静期间If值、Tb值低于太阳耀斑期间If值、Tb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解决某涡桨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易发生起动超温故障的问题,研制了某发动机起动监控装置,文中介绍了某起动监控装置的研制思路、组成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原始”叶栅 (即常规的直叶片叶栅 )、“前掠”叶栅、“端弯”叶栅和“掠弯”叶栅等四套大弯角叶栅的对比试验 ,研究端“前掠”、端“增弯”和端“掠弯”对流场的影响。其中 ,端“掠弯”是本文新创的一种端壁流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作为前掠和增弯的结合体—“掠弯”叶栅 ,具有端“前掠”和端“增弯”对流场影响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6.
跨声速开槽壁超临界翼型洞壁干扰的N—S方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二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模拟了带有上下开槽壁的跨声速二维管风洞中超临界翼型绕流的流场。网格生成中内层采用解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外层采用代数生成法。开槽壁采用只有压力梯度没有顶板运动的Couette流动的解析解近似。推导出槽间流动与开闭比的三次方关系。上下壁边界层可由无滑移条件直接模拟,也可用平板边界层近似。本文对驻室压力作了几种近似处理,结果表明,所给N-S方程的边界条件与风洞实验多接近一  相似文献   
17.
低速风洞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减小洞壁干扰的试验方法,用环境风洞做了二维横向开槽壁试验段性能的试验研究。槽壁由等宽度薄板条在相对模型的两侧壁以零攻角等间距排放而构成,通过测量圆柱模型周向的表面压力对槽板宽度、驻室深度、试验段长度,模型在试验段中的轴向位置等与槽壁试验段性能有关的参量做了试验研究。模型堵塞比一直到0.25的试验结果与无干扰的参考曲线符合良好,结果表明低速横向开槽壁具有洞壁干扰小且结构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由Hackett提出的一种估算大攻角洞壁干扰修正的壁压信息法。并利用四个几何相似、尺寸不同的平板机翼和翼-身组合体模型在南航NH-2风洞中进行了试验。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方便,修正结果准确可靠。但必须指出,对于试验段下游带有平衡缝的闭口回流风洞,洞壁测压数据需经适当的修正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FL—23风洞洞壁对跨声速颤振的干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在FL-23风洞中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采用动力相似的四种不同尺寸的60°三角机翼平板半模型。结果表明:洞壁干扰提高了跨声速颤振临界速压,当模型展长对试验段宽度的比值Lm/B为0.687、0.600和0.512时,使颤振临界速度的压缩性修正系数分别减小3.8%、2.5%和1.4%。改变开孔率的试验定性验证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简述西北工业大学自适应壁风洞研究课题组在“八五”期间开展跨声速柔壁自适应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成果。简介该校的高速柔壁自适应壁风洞的设计及主要参数,以及在该风洞中开展的低超声速消除波反射的研究、近声速的自适应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和跨声速自适应壁试验段优化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