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涡轮叶片新型超级冷却技术的研究为背景,在具有冷却通道的新型冷却结构中加入多孔介质,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孔隙率条件下,新型冷却结构的热驱动换热规律,实验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孔隙率条件下,该新型冷却结构具有相同的换热规律:随着旋转速度、热流密度和冷气进口速度的增大,该结构的热驱动换热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孔隙率的增大,热驱动换热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42.
考察了高锰钢在H2SO4、HCl、NaOH、NaCl和FeCl3等不同腐蚀介质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各种腐蚀介质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腐蚀磨损过程伴随着气泡产生,高锰钢在磨损过程中发生了产生气体的反应,由于腐蚀介质自身的黏性以及反应膜的润滑作用,高锰钢在FeCl3中的摩擦系数最低.在FeCl3中,受Fe3 强氧化性的作用以及Cl-对反应膜的破坏,高锰钢的腐蚀磨损率最高;由于腐蚀介质相对较弱的氧化作用以及自身良好的润滑性,高锰钢在H2SO4和NaOH中的磨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3.
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发散冷却控制结构烧蚀的瞬态过程,同时考虑了线烧蚀和体积烧蚀两种现象对多孔介质骨架高温表面的质量损失和冷却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高温主流携带的热流强度、冷却介质注入的初始速度和温度、及多孔材料骨架初始温度在控制烧蚀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疏导热防护的固体传导的性能表征与传导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体介质快速传导是疏导热防护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在分析热传导的两个极限温度的基础上,提出疏导热防护的两个表征参数,即高热流区的表面降温系数和大面积的背面温升系数.数值模拟了热环境参数、固体介质导热系数、模型的几何外形、模型的长度及不同介质对表面降温系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固体介质传导降低表面温度的最大优点是不改变外形,不改变传统的热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并具有可观的降温效率;2.由于固体介质的滞后效应,快速传导的效率和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表面达到平衡温度的时间内,快速传导的距离有一定的限制.进一步研究固体介质传导的影响因素,提高固体介质的传导效率,并与其它传导机理配合,给出疏导热防护的有效机制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5.
描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层多孔介质骨架发散冷却的优化方法.冷却剂在固定压差(Be数)与多孔介质特征尺寸的条件下被注入固体骨架,通过改变多孔介质的材料、孔隙率和厚度比例,在满足固体骨架的质量和成本等约束条件下,以最低热端表面温度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找出可行的最优冷却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靠近冷端的第一层多孔介质孔隙率应当尽可能的大以提高冷却剂流量,但是其组成材料对热端表面温度影响很小,而第二层靠近热端的多孔介质的组成材料对热端表面温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它的孔隙率取决与其对有效导热系数、冷却剂流量和内部热交换系数三方面影响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6.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空气流动的PIV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作者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空气流动的PIV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毫秒、微秒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空气流动以“启动涡”和“壁面射流”的形式出现;当激励电压为12kV时,最大诱导速度约为3m/s;激励电压越大,“启动涡”和“壁面射流”的强度越大;脉冲激励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要强于定常激励。该结论为提高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作用能力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的流动控制能力,在常规大气环境,来流风速分别为20m/s、30m/s、40m/s条件下进行了介质阻挡放电抑制NACA0015翼型流动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能有效的抑制分离,实现增升减阻,但随着来流风速增加,有效控制的起始和终止攻角均变大,攻角区域却逐渐变小;可以通过在翼型分离点附近布置等离子体激励器,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输入功率,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8.
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树脂流动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来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树脂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统地评述了真空导入模塑工艺中树脂的流动模型及机理、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和流动行为的监测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树脂流动行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9.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孔隙率多孔介质如泡沫陶瓷在新型多孔介质燃烧器技术中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传热特性参数--有效导热系数反映了两相流气、固相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综合效应,对其研究尚非常缺乏.本文基于实验测定的温度分布,给出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初始估值,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控制方程,采用二维寻优搜索的办法,确定使测定点上测量与计算温度均方根误差为最小的径向与轴向有效导热系数,是一种逆计算方法.对球粒子颗粒床进行的有效性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0.
为了研究预冷对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ynergetic Air-Breathing Rocket Engine,SABRE)进气道流场性能的影响,以各工况临界状态下无预冷的SABRE发动机进气道为对象,结合多孔介质耦合源项法开展了预冷效应对进气道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对比了预冷前后进气道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多孔介质耦合源项法预冷可以较好地模拟预冷器的冷却效应及压降效应,预冷后结尾激波较预冷前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各工况涡轮通道出口总温降低了48%~77%,其中Ma2~4时总温降低到了210K左右;来流空气经预冷后涡轮通道出口马赫数降低,流量系数也随之降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呈减小趋势,低速工况总压恢复系数较好,预冷前后两通道总压恢复系数变化不大,涡轮通道流量系数较预冷前降低了约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