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317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830℃以初始应变速率(?)=1.67×10~(-3)s(-1)拉伸,得最高延伸率823%,流动应力23.67MPa。合金在拉伸变形时,其组织由α β δ三相构成;α相较硬,晶粒始终保持微细等轴状,其等轴比在1.01~1.36范围内。显微组织参数恰是微细晶粒超塑性所要求的组织条件。试样的断裂是由于在变形后期,因空洞长大连接所致。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Al-5.3Cu-0.8Mg-0.6Ag合金板在400~520℃以及应变速率为1×10^-4 ~ 1×10^-1/s下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及其变形机制.结果显示,轧制态的Al-5.3Cu-0.8Mg-0.6Ag合金在500℃及应变速率5×10^-4/s时的最大伸长率为320%,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达到0.58.高应变速率下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主要机制为晶界滑动,协调机制则是空洞的形核长大与断裂.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W alker模型中各参数物理意义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工程用粘塑性模型的参数拟合方法,并以AISI 316L材料为例,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两端铰支输流管道在脉动内流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参数共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基铎  杨晓东  尹峰 《航空学报》2003,24(4):317-322
 研究了两端铰支输流管道在脉动内流作用下的参数共振问题。用平均法导出了失稳判据和3 种参数共振区域的边界曲线方程,并据此讨论了系统参数对不稳定区域的影响。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各种参数共振的响应曲线,其存在区域以及响应频率与脉动流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组合共振区域内发生两种不同的拟周期运动和组合周期运动, 而且第1 振型次谐波共振曲线延伸到组合共振区域。因此,在同一脉动频率下存在可发生多种不同运动(第1 振型次谐波振动、拟周期振动和组合周期振动等) 的参数区域。  相似文献   
125.
耦合蠕变损伤的Chaboche粘塑性本构方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 Chaboche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描述第三阶段蠕变的能力 ,按照 Lemaitre有效应力的概念 ,采用 Kachanov损伤演化方程 ,推导了耦合各向同性损伤因子的 Chaboche粘塑性流动方程和硬化方程。当耦合损伤时 ,内变量演化方程形式不变 ,并不显含损伤因子 D。将之用于镍基高温合金 Udimet72 0 Li的蠕变描述 ,得到了该合金的蠕变损伤参数。通过对双轴试样的有限元计算 ,发现了 Kachanov损伤演化方程对单轴和多轴蠕变的预测并不协调。在损伤演化方程中引入多轴损伤因子得到了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的蠕变寿命结果。  相似文献   
126.
航空航天焊接及成形典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性能飞机(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太空飞行器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焊接与成形技术,其中包括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激光复合热源连接等。  相似文献   
127.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FSW)是一种新型的固相连接技术,于1991年在英国焊接研究所(The Welding Institute,TWI)发明并获世界范围内专利保护.这种新型连接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传统熔焊的缺陷,能够更加容易地实现铝合金等难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过程,并且对能源的消耗少,对环境无污染,所以FSW被誉为"世界焊接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128.
钛合金的相变超塑性焊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钛合金(TA4)的相变超塑性焊接工艺研究及接头性能分析。试验表明,利用相变诱发的超塑性进行钛合金的固相焊接是可行的,接头强度接近基体强度。  相似文献   
129.
Ti—15—3钛合金超塑性最佳变形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Ti-15-3钛合金在等速和应变速率循环两种变形模式下的超塑性能,进而探讨它的最佳变形模式计算机优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未经细化处理的Ti-15-3钛合金在应变速率循环的变形模式下具有比常规变形模式更显著的超塑性,而通过计算机优化可以进一步挖掘材料的潜力,获得更为优良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30.
 开展了粉末高温合金 FGH95 550℃、600℃和 650℃等 3种温度下控制应变率单向拉伸试验和 550℃下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600℃以下,快、慢应变率时,5%的试验应变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都一直上升,不存在应力饱和现象,热恢复效应不显著;但 650℃下慢应变率时则存在较明显的应力饱和现象,反映出在此条件下必须考虑蠕变效应。温度越高应变率对 FGH95的拉伸力学性能影响越明显,但总的说来是一种应变率不甚敏感的循环硬化材料。最后,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 FGH95的 Bonder-Partom统一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理论与试验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 FGH95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应变率响应特性以及循环硬化特性,从而为 FGH95粉末高温合金构件的高温应力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