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73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软件配置管理在软件质量体系中的作用为切入点,以基地单位在软件开发、维护过程中忽视软件配置管理为着手点,从而过渡到单位要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所要面临与考虑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与处理这些问题做些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
技术状态管理是型号研制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状态管理是对系统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任何更改实施控制,并审核这些工作项目和系统以证实其与需求相一致,以确保项目产品描述的正确和完整,技术状态管理是型号研制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舰船等大型栽体的姿态测量,采用GPS载波相位双差测量法来确定载体的姿态,应用载波相位确定栽体的姿态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整周模糊度的确定。文中利用空间几何关系,来压缩模糊度的搜索空间,以加快模糊度的解算速度。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对文中的方法进行了检验,在静态用3.48米长的基线其偏航角精度优于0.06度,动态时用3.48米长基线来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通过试验该测姿系统在实时性、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能满足精确定姿要求,是实现动基座惯性导航系统快速初始对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传统配置管理模型的特点,针对其管理分散、难于在数据以及数据版本间建立关联等问题,对基于任务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模型在传统的配置管理模型中增加任务层,以功能要求为目标驱动,创建任务结点,通过任务的完成建立起上层目标与所有相关的配置项及配置项版本的关联,从而实现了目标与基本管理单元的自动追踪.  相似文献   
5.
张清  李明 《飞机工程》2001,(2):8-16,38
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在保证软件产品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内容,及实施步骤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种BD2双天线的双频基线测量算法,实现了在车载动态条件下利用BD2卫星进行载体航向实时测量,满足军用车辆、无人机、船舶舰艇等载体高精度、快速实时、连续稳定长时间工作、低成本的要求,对算法实现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易彬  秦显平  谷德峰  鞠冰 《航空学报》2018,39(1):321187-321187
星间基线高精度确定是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完成科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受星载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连续跟踪弧段短、个别弧段共视GPS卫星个数少或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低、频繁轨道机动等因素影响,分布式InSAR高精度基线确定仍有不可靠的风险。通过多机构产品互比来识别基线精度较差的时间段,降低不可靠风险,并通过多机构产品融合进一步提高基线精度。选用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GRACE)卫星数据进行实验,国防科技大学(NDT)和西安测绘研究所(CHS)采用不同的基线处理软件和简化动力学策略,保证了各自的基线产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实验表明,多机构互比对可以有效识别基线精度较差的时间段,NDT和CHS的基线产品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互比对残差的均方根(RMS)在R、T、N方向分别为0.7、0.9、0.7 mm,二者之间没发现明显系统偏差,大约97.86%的基线三维互比对残差量级在2 mm以内。两个机构基线产品融合后发现可进一步降低基线产品中的随机波动误差,K/Ka波段测距(KBR)系统校核结果表明融合基线产品精度较NDT基线产品提高8.97%,较CHS基线产品提高29.21%。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14日晚18时起.全球17只“大耳朵”一同聆听12.75亿千米外的太空,捕捉土卫六的探索者惠更斯探测器的踪迹,上海天文台VLB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观测基地的25米射电望远镜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9.
相对差分单向测距(△DOR)是一种高精度测角技术,在深空探测任务的高精度测定轨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DOR测量的基本原理及CCSDS(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委员会)关于△测量的相关标准.针对中国探月工程月面软着陆任务提出的高精度测定轨要求,分析了△DOR测量的信号形式、工作模式以及测量精度,推导了解模糊过程.研究表明,△DOR测角精度达到25nrad,对应到月球上的距离约为10m.  相似文献   
10.
车晓玲  晓春 《太空探索》2012,(10):28-29
为解决目前导航手段众多但缺乏一体化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结构指导的问题,美国国防部和运输部于2006年联合发起了一项国家PNT体系结构研究。在30多个军民商用户部门和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撑下,2008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航天办公室发布了《国家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结构研究最终报告》。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个全面的国家层面的PNT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