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305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根据国家空管委关于“我国缩小8400米以上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RVSM)方案”计划,我国预计将在年内实施新高度层的改革方案。届时,我国的飞行高度层配备将出现重大变化,我们只有未雨绸缪,解决好高度层改革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安享改革的胜利果实。  相似文献   
512.
介绍了垂直冲击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垂直冲击试验的各项技术要求建立校准系统,确立校准方法;采用计算机对整个校准过程的校准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波形分析,并针对不同试件调整其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513.
X型尾翼布局对无人机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磊  高正红 《飞行力学》2007,25(1):15-18
针对某型无人机所采用的X型尾翼布局,利用求解三维Euler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尾翼夹角和安装角状态下的全机纵向及横航向力矩值,并以此分析和研究了X型尾翼的夹角和安装角对无人机纵向及横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飞机的静稳定性要求,确定了该型无人机的尾翼夹角及安装角。  相似文献   
514.
双层陶瓷复合靶板抗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小型穿甲弹垂直侵彻陶瓷 /铝合金薄板动力响应理论模型,分两种情况对靶板的优化配置进行了讨论。一种情况是在给定靶板面密度条件下,模拟了弹道极限速度随优化系数的变化曲线;另一种情况是在给定弹道极限速度条件下,模拟了面密度随优化系数的变化曲线,给出了不同靶板的最适优化系数,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15.
鸭式布局导弹滚动气动控制方案及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鸭式布局导弹滚动力矩特性。由于鸭式舵面偏转在稳定尾翼附近诱导一个非对称下洗流场。尾翼上产生反滚力矩。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尾翼布局形式,经风洞实验证明了新布局形式明显地减少了反滚力矩,提高了鸭式副翼的效率,特别是消除了零攻角附近的副翼反效现象,从而为鸭式布局导弹外形设计提出一个有利气动外形。  相似文献   
516.
垂直射流混合的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推进技术》1998,19(2):59-63
采用三维SIMPLE程序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三维受限垂直射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的几何变量和流动参数对射流穿透和混合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三维垂直射流最显著的流动特征是形成了流向旋涡。射流与来流的混合程度取决于旋涡的位置、作用范围和强弱。单股射流随动量比、旋涡强度和尺度的增加,混合增强。对于单排多股射流,喷孔间距直接影响旋涡涡心位置。密排射流,旋涡过于靠近下壁面,旋涡无法影响上面来流;但喷孔排列也不能过于稀疏,否则涡对靠的太近,旋涡对侧面影响不大。S/H和动量比不变,改变孔径D对射流穿透几乎无影响。这一重要结论说明S/H和J是决定多股受限射流穿透深度的最重要的量。  相似文献   
517.
T型尾翼是飞机广泛采用的尾翼形式,对T尾振动、颤振特性的研究和把握,是这类飞机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处理T尾复杂结构多参数多特征值的问题,这里采用MSC/NASTRAN动力学多目标、多变量优化技术对T尾动力分析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最后进行了颤振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518.
不同尾翼受发动机羽流作用对弹体飞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靶弹在试验飞行时采用不同尾翼布局所得的截然不同的飞行结果,开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干扰对飞行器飞行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喷流与发动机推力偏心、偏斜的共同作用将对飞行器飞行姿态和弹道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与飞行器尾布局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19.
2007年11月22日起,中国民航将在8400米至12500米高度的空域范围内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其间将由7个飞行高度层增加到13个飞行高度层。采用新的高度层间隔可以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然而对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特别是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运行而言,必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0.
为确保RVSM(最小垂直间隔)在今年11月22日的顺利实施,9月5日至7日,重庆空管分局邀请美国TELEPHONICS公司的两名技术专家来渝就RVSM功能对TELEPHONICS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升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