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8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62.
在浩瀚的太空中,现又增加了一颗名叫“航天清华一号”的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63.
早在1958年5月12日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北美防空 (NORAD) 计划,目的是对入侵北美的飞机、导弹和太空武器进行监测、预警和拦截。手段包括卫星监测、地面雷达搜索、地面拦截器以及 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 ,也可动用CF-18、F-15和F-16战机进行拦截。“国防支援计划”(DSP)是NORAD中一项卫星预警支援计划,也是美国一项早期导弹预警的卫星计划,它为美国和同盟国在全球驻军提供导弹入侵预警服务。 DSP自1979年正式投入服务以来,至2003年已有24年的历史,但DSP仍是美国迄今为止惟一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自“天基红外系统”(SBI…  相似文献   
64.
针对具有半双工数据链变形无人机地面操控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Windows平台下供外场使用的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一体化设计方法。采用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消息与内存共享机制,实现了变形无人机数据链从物理半双工到虚拟全双工的转换,完成了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的工程化。经外场试飞验证,该地面站在虚拟全双工模式下数据指令最短发送周期能够达到20ms,其性能已经达到物理全双工系统的指标,为今后研制开发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一体化地面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不断发展,任务计划地面站作为航电系统的一个场站保障设备,为飞行前数据的组织、任务数据加载、飞行后记录数据的管理传输和视频/音频的回放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规范和安全的技术手段。为适应航空电子系统多机编队任务参数地面加载需求,确保多个任务计划中加载数据的准确性,降低用户对编队内几架甚至十几架飞机制作任务参数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编队数据加载方案,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66.
孙刚  陈浩  彭双  杜春  李军 《航空学报》2021,42(4):524475-524475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卫星地面站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对其进行统筹优化使用。因此,卫星地面站资源规划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对用户规划结果的偏好信息进行建模表达,建立了涵盖用户偏好的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偏好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卫星地面站资源规划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算法性能,设计了基于领域知识的启发式策略,包括:任务扩充策略、冲突消解策略以及任务缩减策略等。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用户偏好信息的引入能有效提升问题求解针对性,在IGD-CF (Inverted Generational Distance based on Composite Front)指标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正>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作为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与卡特总统签署的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项目,1986年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运行翻开了中  相似文献   
68.
温译 《国际航空》2010,(2):54-54
无人机的使用现在面临人力的问题.“一人一机”的操纵模式仍未改变。为此,目前,美国空军正在验证多机控制技术.并已经拥有一种可以控制4架“捕食者”无人机的地面站,但是很少在作战中使用。  相似文献   
69.
星辉 《国际航空》2008,(3):46-47
不少无人机可以做到将传感器得到的图像和信号情报等数据通过数据链下传到地面站,但这经常要受到无人机航程的限制,如果增加空中中继平台弥补其不足,又会使执行任务的代价过高。目前实现真正的超视线数据传输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无人机上加装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70.
随着深空任务的发展 ,欧空局 (ESA)正在建设自己的全球深空网。该网主要由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三个深空地面站组成 ,其中位于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新诺舍 35m深空站已投入使用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塞布里洛斯深空站将于 2 0 0 5年初建成。欧空局正为在经度相隔 12 0°左右的地方建设第三个深空地面站选点。三个站的性能指标基本相同。本文介绍了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新诺舍 35m深空站的组成、功能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