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7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Geotail卫星的电场数据被用于分析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电场在磁扰动(Dst<-25nT)和磁静时(Dst>-25 nT的统计分布.结果表明,伴随着地向高速离子流,在X>-16Re以内区域出现强电场(高达 5—8 mV/m).磁扰动期间强电场的幅值较磁静时大,并且出现在更靠近地球的位置.较强和较靠近地球的强电场与磁扰动时更薄的等离子体片和更接近地球的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相联系.观测结果意味着磁扰动期间的亚暴可能更有效地将高能粒子注射到环电流中.这对磁暴和亚暴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动力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运动中的时变性,其拓扑构形和系统的自由度都是变化着的,因而问题较定常构形动力学问题复杂得多。文章对航天伸展机构进行分类,并研究所组成的各类运行副,约束特点和约束方程及轨道、姿态、伸展运动的几何和运动描述;考虑柔性结构效应及热变形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还对连接间隙、摩擦、限位内碰撞、预应力、重力场及空气阻力的干扰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试验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3.
以1997年1月空气天气事件期间的观测为依据,在构造了比较接近真实的背景太阳风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三维时变的MHD模式,模拟了CME(日冕物质抛射)激发的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过程,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及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Bz在1AU的时间经历。模拟结果与WIND卫星的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与观测得到的扰动得到地球的时间、地球空间环境各量的变化及Bz的时间经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4.
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多个地磁指数,以及地面台站链观测的地磁和电离层参数,对一次典型磁暴期内从极光区到赤道附近电离层电流、电场演化发展的耦合过程作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地磁指数和观测参数能较好地说明磁层-电离层耦合理论结果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5.
空中加油任务如空中穿针引线,其难度不言而喻,同时危险性也很高.为降低风险、方便飞行员训练、节省训练成本、加速飞行员对空中加油技巧的掌握,需要采用模拟器地面训练.文中基于飞行训练模拟器提出了 1种空中加油任务试验训练方法,将空中加油任务训练分解为4个难度不同的训练科目,以便于飞行员对加油流程、加油技巧的快速掌握,最后给出...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利用人机半物理仿真法,研究了大气紊流对飞机突防飞行的解耦控制特性、驾驶员的操纵性及乘坐品质的影响,检验了非线性解耦控制系统对驾驶员实时操纵指令的跟踪特性。结果表明:解耦控制律能够在大气紊流扰动下解除飞机纵横向运动的非线性交叉耦合,_有良好的解耦操纵性能和乘坐品质,减轻了驾驶员的操纵负担,从而提高了低空突防飞行的安全性,也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随机紊流、离散突风和风切变等,提出了具有鲁棒特性的变结构控制律,实例计算说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8.
大气重力波与电子密度扰动的耦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相互耦合的大气流体方程和双流体等离子体方程出发, 导出了赤道F区大气重力波和电子密度扰动的耦合色散关系, 据此对两者的共振相互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大气重力波可以通过共振耦合将部分能量转换给带电粒子, 为赤道扩展F提供初始电子密度扰动;在这过程中,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对共振条件和共振耦合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超声速流动下混合层声辐射机理,提高对超声速混合层气动噪声的认识,利用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考察一对频率接近失稳扰动的非线性演化,分析近场差频扰动的演化特征,并结合Wu积分理论计算远场声辐射特性。结果表明,超声速混合层中频谱拓宽与差频扰动有关,差频扰动的产生,拓宽了远场马赫波辐射范围,增大了远场马赫波辐射强度。对于快模态扰动,差频扰动频率越小,其增长能力越强,远场马赫波辐射区域越宽;对于慢模态扰动,差频扰动频率大小对其增长能力影响不明显,远场马赫波辐射范围和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0.
为在伺服电机上实现准确的位置调节,提出了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鲁棒复合伺服控制和带误差积分的线性反馈控制方案,并以闭环阻尼和自然频率等作为设计参数,给出了全参数化的离散时域控制律。控制律在1台永磁同步电机上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鲁棒复合控制在较大范围的位置目标和负载转矩下实现准确的点位运动,瞬态性能良好;而基于积分的线性反馈控制当目标位置或负载发生变化时伺服性能出现明显恶化,缺乏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