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立足于某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的现有条件,依据雷达天线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三种自动地形防撞的原理方案。探讨了各种方案下雷达防撞模态和自动驾驶仪防撞模态的建立,给出了每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对方案C还进行了初步的仿真计算。最后比较了三种方案,给出了方案选择的意见。  相似文献   
83.
运用综合航迹平滑算法对地形跟随航迹进行规划,规划的航迹满足飞机机动能力和安全高度限制要求,并分析了飞行速度、飞机机动能力及飞行姿态对规划航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介绍了武装直升机的特点,以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攻击性武器如何在联合作战利用地形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论述了如何利用地形对敌武装直升机实施积极的防卸作战。  相似文献   
85.
浩浩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可是,有谁能够想到万里长江也曾经有过西流和断流呢?历史却忠实地记载了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地质研究资料表明,约在1.5亿年前,当时的长江发源于现在三峡地区的山地,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古地中海。根据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板块理论学说的推断,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古地中海的东部逐渐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才逐渐改变了长江西流的局面,从而使原始的东高西低地形演化成为西高东低。长江西流的通道被阻塞以后,不得不“另寻出路”,所以长江由向西流入古地中海而转为向东…  相似文献   
86.
林松 《上海航天》1999,(3):38-42
简要介绍了地形基准数据库在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给出了地形基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的建立方法。最后讨论了一种较为适用、技术可行且方法简便的地形基准数据库的建立技术及其数据库形式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87.
巡视器对地指向受月表地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探月巡视器在静止状态和移动状态下的测控状态包括高低角和方位角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考虑了理论状态以及叠加了虚拟地形的两种情况,分析了月表地形起伏对测控状态的影响。文章首先给出了着陆点在理论静止状态下高低角和方位角的计算结果以及与卫星仿真工具包(STK)的比对分析情况;其次考虑到月表地形的存在,构造一种虚拟地形,在月球车给定的行走路线上分析了地形对测控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月面地形障碍是影响载人着陆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引起着陆器倾斜、结构损坏甚至倾覆。载人月面着陆除在总体任务规划时要选取平坦安全的着陆区外,还要进行实时在线的地形探测和障碍规避。文章对“阿波罗”计划和“星座”计划中的月面着陆飞行方案和飞行器进行调研,分析了载人月面着陆避障的任务要求和技术特点;结合着陆飞行任务,提出考虑避障的飞行方案,分为高速运动中的粗避障和接近悬停后的精避障两个阶段;考虑月面着陆飞行状态以及光照、月尘等外部环境,设计载人月面着陆时由激光高度计、多普勒激光雷达以及闪光激光雷达组成避障敏感器系统;提出载人避障机动方案,采用接近段中制导目标调整、机动段六自由度控制以及缓速下降段滚动姿态机动等方法,并引入了航天员目测以检查月面地形障碍、选择月面着陆点以及手控进行终端避障机动控制。  相似文献   
90.
人类迄今对太阳系小天体开展的探测包括地基、天基远距离观测和"罗塞塔号""隼鸟号"等探测器的抵近观测、着陆取样等。对具有碎石堆构造特性的小行星表面地形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生成小行星表面地形仿真模型的方法,建立石块生成模型,对影响地形构造的石块幂律分布规律进行实验模拟。根据小天体着陆段导航方法验证及表面操作执行机构验证需要,选择并仿真生成了5种典型地形。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方法生成的仿真地形与实际探测得到的小行星表面局部地形相比一致性较好,可用于近操作任务中的着陆机构验证和地形相对导航算法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