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3篇 |
免费 | 367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14篇 |
航天技术 | 218篇 |
综合类 | 131篇 |
航天 | 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欧盟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向着费用更低、性能更高和环保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此,21世纪,欧盟国家更加重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技术研究工作,联合实施了高效和环境友好的航空发动机(EEFAE)、大幅度降低飞机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SILENCE)、电力优化飞机(POA)、环境友好的航空发动机(VITAL)、新型航空发动机方案(NEWAC)等预研计划(如图1所示),开发和验证了更先进常规循环涡扇发动机技术,探索研究了先进循环涡扇发动机技术,以为未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打下… 相似文献
382.
针对飞行器升降舵、副翼角运动的测试需求,提出了单轴捷联姿态系统的原理及算法,介绍了基于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舵面运动测量仪的构成,并对测量仪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表明,测量仪的性能满足舵面运动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3.
一种分析轮式起落架直升机“舰面共振”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轮式起落架直升机,提供了一种“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针对直升机在舰面上随舰船一起摇晃时左右起落架受载不对称的状况,近似采用受对称载荷产生对称变形、受非对称载荷产生非对称变形的方法计算了直升机的平衡状态;其次,根据轮式起落架轮胎和缓冲支柱刚度和阻尼共同作用的特点,结合轮式起落架的几何关系,采用复刚度的方法得出起落架作用于机体的刚度与阻尼;最后,用桨叶振动模态法对轮式起落架的直升机进行了不同旋翼升力卸载以及鱼叉系留与否的“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计算分析,并通过算例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84.
叶片是关系到发动机性能的高负荷零件.严格控制叶片的制造质量,是叶片制造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叶片的检测技术非常重要,在叶片制造的总工作量中叶片检测工作量占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385.
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系统的小脑模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和多余力矩扰动问题,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能力强、结构简单、适于实时控制等特点,采用小脑模型和传统PD(Proportional-Derivative)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由小脑模型实现前馈控制,PD控制实现反馈控制,以保证在系统运行各阶段的控制精度.分析讨论了复合控制的不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基于可信度分配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改进型小脑模型的应用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简化小脑模型复合控制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小脑模型和PD复合控制的不稳定问题,改善了系统动态加载性能,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86.
S试件是用于综合检测五轴数控铣床动态加工精度的检测试件,目前已申请纳入国际标准ISO 10791-7标准组作为附加测试件。S试件的型面由两个直纹面构成,但S试件草案中并未对S形直纹面的参数化方式进行详细指定,因而导致S试件的几何形状表达方式不唯一,不同的型面几何定义对试件的检测特性有重要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Nurbs参数和等弧长两种典型的S试件直纹面定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直纹面的扭曲角变化及侧铣原理性误差等特性,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Nurbs参数作为S试件直纹面定义方式,从原理上完善了S试件的几何定义,有利于S试件标准的推广。 相似文献
387.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7,(2)
本文针对基于飞行程序设计需求的净空处理方案展开研究分析。依据中国民航相关规章,结合实际经验,从飞行程序设计、目视航段面评估、飞机性能分析、气象统计数据、障碍物限制面、环境保护等因素出发,提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净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88.
为了使飞机在控制飞行姿态时仍然能保持最优升阻比,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翼型形状来代替传统控制舵面来控制飞机俯仰的方法。采用伯恩斯坦多项式对机翼的翼型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遗传算法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对翼型进行优化得到一组在一定飞行环境下、产生附加阻力最小且随升力系数变化的翼型形状。通过对比证明在提供相同升力的情况下,变体翼比传统的控制舵面产生更小的附加阻力。根据翼型形状和升力系数的变化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到翼型形状控制参数随升力变化的规律。通过算例对变化规律的验证表明其可以用来作为飞行姿态控制的翼型形状变化依据。 相似文献
389.
针对直径为6mm,长为210mm小型槽道柱状热管通过压扁和弯曲制成的厚度分别为3mm和2mm,绝热段90°弯曲的扁平弯曲热管进行试验研究。对热管的轴向温度分布、极限传输功率、热阻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换热系数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mm厚热管在弯曲前后的传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圆柱状热管和3mm厚扁平热管,直管在极限状态时,只有靠近蒸发段端点的温度骤然上升;弯管在极限状态下的蒸发段温度呈梯次增加。弯管的极限传输功率小于直管,热阻与直管相近。直管的蒸发段换热系数随着功率的增加稍有增加,在出现传热极限时急剧下降;弯管的蒸发段换热系数随着功率的增加一直下降。无论是直管还是弯管,冷凝段换热系数均随功率的增加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