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683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非对称端壁造型应用在轴流压气机和涡轮中具有较好的提高效率的作用。为了探究非对称端壁造型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借鉴非对称端壁造型在轴流压气机中的设计经验,借助Autoblade和CFX商用软件,设计了四种非对称端壁造型结构,并对带叶片式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展开数值计算研究。研究发现,与原型压气机相比,采用压力面附近为凸曲率形状、吸力面附近为凹曲率形状的非对称端壁造型结构PEW1_10%(profiled end wall 1_10%)可以在保证全工况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使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曲线向小流量和大流量均有拓展,稳定工作范围扩大11.8%。通过分析流场发现,在近喘振工况,非对称端壁造型PEW1_10%使扩压器通道内流量重新分配,吸力面附近径向速度增大,低能流体减少,改善了扩压器通道的流动状况,进而推迟喘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2.
为提高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区气动及传热性能,基于大子午扩张涡轮上端壁静压场分布细节,使用Bezier曲线与正弦三角函数曲线相结合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技术,对某1.5级大子午扩张涡轮第2级静叶上端壁进行8种非对称造型设计,并通过SST(shear stress transfer)湍流模型数值求解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方程组对造型前后端壁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子午扩张涡轮上端壁进行非轴对称造型设计可有效改善其上端区叶片通道内横向压差分布情况;对其上端壁压力面进行通道内凸起造型可降低出口总压损失,当凸起幅值为S2叶高的5%时,出口总压损失最多可降低约1.1%;对其上端壁吸、压力面均进行通道内凹陷造型将减小机匣与叶片的热负荷,当凹陷幅值为S2叶高的5%时,机匣及叶片的热负荷最多可分别降低约3.1%与2.8%。  相似文献   
663.
李飞  袁茹  朱慧玲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8):1687-1694
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斜交弧齿锥齿轮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综合考虑静态传动误差、齿面摩擦、齿侧间隙等激励,采用变步长Runge-Kutta法求解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了摩擦因数、重合度对传动系统振动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不同,随着润滑油的减少,摩擦因数增大,系统的振动位移和法向啮合力增大;随着接触迹线与根锥之间的夹角增大,重合度减小,振动幅值增大,法向啮合力增大。  相似文献   
664.
查小晖  郑群  高杰  王威  于雷  刘鹏 《推进技术》2014,35(6):779-787
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w两方程湍流模型,叶型为单涡轮动叶叶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弧形端壁造型对动叶泄漏流动及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适当优化的弧形端壁造型可以改善泄漏涡和通道涡作用状况、提高出口总压和改善气流角分布、降低叶顶间隙泄漏和提高效率。最优端壁造型可以减少间隙泄漏0.27%,提高效率0.77%。在变攻角下,最优端壁造型效率最高点出现在设计攻角下,但攻角变化越大,间隙泄漏流动越少。  相似文献   
665.
冠齿喷嘴射流冲击平直靶面对流换热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元伟  张靖周  王博滟  谭晓茗 《航空学报》2018,39(3):121694-121694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试了冠齿喷嘴射流冲击平直靶面的对流换热特性,在射流雷诺数为5 000~20 000、冲击间距比为1~8范围内,与普通圆管射流进行了对比,并对冠齿数和冠齿长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冠齿射流冲击对流换热显著高于圆形射流,在小冲击间距下,冠齿射流冲击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在冲击驻点附近呈现明显的梅花瓣状特征,当射流冲击间距比达到4以后,冠齿射流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则呈现出常规圆形射流冲击的特征;以2倍或4倍射流直径作为区域平均范围,冠齿射流的区域平均努塞尔数相对圆形射流的增加幅度在15%~30%之间,相对增加幅度与射流雷诺数和射流冲击间距比相关;在本文的冠齿结构参数范围内,冠齿伸出长径比为0.6的6-冠齿结构取得的射流冲击强化传热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666.
为了降低参数不确定性对发动机直通型篦齿径向变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概率分位数区间模型的稳健性优化方法。通过LS-SVM建立参数与篦齿径向变形的响应面近似模型,考虑到参数不确定性分布类型的差异性,采用概率分位数区间方法建立稳健性优化模型,对篦齿结构径向变形进行了稳健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篦齿结构径向变形概率分位数区间比优化前减少6%,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7.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螺母分解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及可控性,拟将高频轴向振动应用于相应螺母的分解操作,工作时通过对螺母施加沿轴向的高频振动激励,促使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牙贴合面分离,从而大幅减小螺母分解时的所需抵消的螺纹间摩擦力。系统设计时采用传递矩阵法确定尺寸参数,并基于有限元法分析振动组件的动态相应特性。然后通过对比试验,从分解力矩、瞬时温度、零件表面质量等方面对高频振动拆卸效果进行评估,试验表明高频轴向振动能有效减小螺母分解所需力矩,提高了螺母分解的质量与效率,且不会对贴合面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668.
首先从一百多年来由于风载引起许多桥梁被毁的事实出发,简单地阐明了桥梁模型风洞试验的重要性。为此,当今全世界许多桥梁专家在桥梁节段模型测力试验和全桥模型风振试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重点讨论桥梁节段模型测力试验中模型的支撑形式。最初,利用航空风洞进行试验时,模型的支撑都是底壁支撑,随着专用桥梁风洞的建造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在这些专用风洞中普遍采用侧壁支撑,其中包括侧壁单臂支撑和双侧壁支撑。文章还叙述了这些形式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669.
齿轮齿端曲面倒角加工刀具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齿轮齿端曲面倒角加工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1)成形刀具的设计困难,刀具参数靠试凑法确定;(2)加工过程中刀具的位姿调整费时费力。文中分析了成形刀具的几何结构和倒角加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倒角加工过程的几何模型和刀具刀刃回转面的几何模型,推导出刀具几何参数与加工过程中刀具位姿参数的关系表达式,为刀具设计和位姿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在P ro/E环境下,应用P ro/TOOLK IT开发工具,开发了刀具参数计算及加工仿真系统,为刀具的设计及倒角加工机床的调整提供了软件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670.
正交面齿轮传动中齿面曲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齿面曲率对齿轮传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而有关面齿轮传动的曲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文中利用微分几何原理推导了面齿轮传动的齿面主曲率与主方向,由此得出面齿轮传动中诱导法曲率的两个主值;开发了相应的程序;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了传动中的主要参数对曲率的影响,所获得的结论对面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与分析具有参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