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3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355篇
航空   4250篇
航天技术   930篇
综合类   542篇
航天   171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航天电子托举神箭神舟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亿万中国人屏息凝神,观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神舟六号发射实况。"点火",酒泉发射控制大厅中,随着指挥员一声起飞指令,发射操作员迅速按下一个醒目的红色按钮,神箭腾飞而起,喷射出耀眼的火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2009,(2):14-17
报告共分三部分:一,2008年安全工作回顾;二,2009年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思路;三,2009年安全工作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机场和航空公司是利益共同体,唇齿相依、共损共荣。机场需要“筑巢引凤”,航空器、旅客、货邮的周转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是机场收益的根本;航空公司也只有借助于服务功能完备的机场平台,才能最终实现其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近几年来,厦门航空港集团一直致力于与航空公司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我们通过观念的变革、管理措施的完善,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积极进行机场营销,探索出了一条机场和航空公司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也使得厦门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国际口岸机场。以货运为例,2005年,厦门机场的货邮行吞吐量达到20.13万吨,同比2000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德马吉进入中国以来,"德马吉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机床市场上出现率和关注度极高的企业品牌之一,2007年德马吉中国的机床生产能力达到600台(套),预计2008年将突破900台(套).德马吉的飞速发展不仅仅因为他们生产了一流的产品,更因为他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近日,本刊主编刘柱先生专程采访了德马吉中国区总裁汉诺先生,并就公司发展、售后服务以及公司与航空企业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高动态性能测试、试验设备研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7,(3):26-26
2007年2月9日,3KTD-550型三轴转台出所验收评审会在九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某军种装备部、海军某部、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代表,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空间轨道飞行目标动态宽带散射特性建模方法,重点对某卫星动态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通过轨道飞行过程中卫星一维距离像的积累获取了散射中心历程图,提出了由飞行过程中形成的散射中心历程图来判断卫星的结构特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影响航空工业发展的几项高科技 ,并提出了对我国航空工业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计算机支持的指挥与管制,通信,情报和监侦体系(C^4ISR)已重塑现代战斗的形式,虽然局限于诸如频宽不足,通信受阻,架构过于松散和发展新应用时间过长等缺陷,但是美国三军全方位联合立体战斗已在最近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成型,可以说美国军队的转型(Transformation)已见成效,最具体的展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在未来高科技发展中人才是主要的竞争点,分析了我国标准化人才的现状、应有的知识结构和具备的条件,探讨了标准化人才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人才的开发、培训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