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311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81.
阐述了固定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固定坐标系满载设计方法的内容。讨论了应用此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2.
引言。国际空间站,这个位于地球轨道上的空间实验室,给人体工程学专家提出了许多设计上的挑战,同时也为航天员们提出了许多非同寻常和艰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3.
高树新 《方舱技术》1998,7(2):10-13
固定组件是方舱装车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方舱的运输性能。本文介绍了CAF40型系列军用方舱装车体制中转锁固定组件的可靠性试验情况,供有关设计、研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4.
介绍了美苏战略导弹阵地部署的6个特点:1.机动发射与固定发射相结合;2.公路机动发射与铁路机动发射相结合;3.地面、深藏、太空部署相结合;4.阵地配置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5.真阵地与假阵地相结合;6.同一阵地兼顾不同型号导弹。  相似文献   
185.
再入飞行器尾迹流场及其雷达散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再入飞行器等离子体尾迹及其雷达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大量的计算。讨论了物形、流场各因素对尾迹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流场计算使用准一维粘性尾迹方程,以修正基尔方法(多值法)求解,用一阶Born近似完成亚密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计算中使用8组元混合空气、14个非平衡化学反应模型,考虑5种不同尺度的小钝头锥形物体,沿再入轨道取65至34公里,共13个高程的飞行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再入体尾迹各流场参数、电子密度分布及湍流亚密尾迹的RCS。结果说明再入钝锥细长体粘性尾迹的转捩特性对于等离子体的散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再入弹头尾迹等离子体对地面单站雷达发射波的回波主要来源于尾迹湍流亚密的非相干散射;对确定的波长,当环境雷诺数达到临界值之后,可能出现RCS的突增现象;不同物形及来流条件造成尾迹转捩位置的改变,从而影响RCS的数值及其沿轨道的分布;改变尾迹颈部初值会引起RCS值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6.
平片控制器尾迹对壁面阻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引言 飞行器的表面摩擦阻力约占总阻力的一半,无论从节能还是从提高飞行速度考虑,减小表面摩擦阻力都很重要。通常飞行器上大部分区域为湍流流动,所以设法减小湍流阻力更为人们关注。美国NASA探讨了十种不同减阻方案,其中壁面槽纹法已可实际应用,但减阻仅为4%。此外,平片控制器被认为较大发展前途,瑞典科学家曾将平片控制器安装在飞机上进行测量,获得了纯减阻收益。但由于流功的复杂性,其减阻  相似文献   
187.
悬停状态旋翼尾迹边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试验来定量确定悬停状态旋翼尾迹边界的方法,从物理本质分析了悬停状态旋翼尾迹的湍流特性,阐述了如何用热线风速仪来测量尾迹的湍流度并用湍流度来确定桨尖涡的位置和尾迹边界。揭示了悬停状态旋翼尾迹边界的一些特点,最后将试验结果与国外的相应研究结果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8.
本文用边界层理论与计及分离尾迹影响的位流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控制环量翼型的绕流,用离散涡模型模拟分离尾迹的影响。由上、下翼面分离点处引入离散涡。只是翼型附近尾迹中的离散涡可以自由移动。离翼型较远的离散涡假设为按来流速度移动。忽略射流出口上游的边界层对射流的影响。这些简化使本文的方法十分有效。与实验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出翼型的分离点位置和分离点前的压强分布。计算出的升力系数与射流动量系数的关系与实验相符很好。  相似文献   
189.
简介——本文探讨了模块树形结构中固定故障(s-a-f)的诊断。从而导出模块中每个可以区别的 s-a-f 的检测条件。单个 s-a-f 而言,进行少量的附加测试,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分这些检测条件,达到故障定位。用附加测试(其测试次随树形深度而增加),就可对能产生与单个 s-a-f 有相同测试结果的多个 s-a-f 进行定位。有其它的多个 s-a-f 也都可检测,但不能定位。本文详细介绍了组合模块树形结构的定位法。然后更改它们,对可实现任忌限定机构的模块树形结构中的故障进行定位。由于可将这些树形结构中的一对连接起来,实现任忌的时序机构,这里所导出的结果在诊断时序机构时,大有用处。诊断故障的能力结合树形函易于改变这一事实,结构在重构应用中引人注忌。尤其是在阵列处理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