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376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本文采取固相接枝和熔融接枝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苯腈接枝聚氯乙烯(PVC)材料,研究了接枝单体苯乙烯和丙烯腈对聚氯乙烯接枝物力学性能,耐热性、硬度的影响,并对接枝原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的PVC材料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而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有提高,材料耐热性有明显提高。在接枝单体用量12%时,材料的综合性能到达最佳。  相似文献   
472.
过冷大水滴飞溅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常士楠  吴孟龙  靳军 《航空学报》2014,35(4):1004-1011
针对过冷大水滴(SLD)撞击结冰表面的飞溅现象,开发了基于欧拉法的二维算法程序,该程序将LEWICE飞溅模型和FENSAP飞溅模型耦合到水滴流场控制方程中进行求解,实现了对SLD撞击特性的准定常计算。根据水滴飞溅模型中对于飞溅生成子水滴质量和速度等信息的定义,通过定义控制方程中的源项,将其耦合到控制方程的求解中,进而研究水滴飞溅效应对于撞击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水滴的飞溅作用,导致翼型壁面附近的液态水含量(LWC)分布发生变化;通过对上述两种典型的SLD飞溅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了SLD撞击特性的一些共性和不同,并揭示了SLD撞击效应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473.
本研究利用气雾化法制备微米级超高Zn含量(质量分数25%)铝合金粉末,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可制备出富Zn增强相细小弥散的块体合金,最后经过固溶-自然时效热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合金增强相的种类、尺寸及分布,在固溶温度400℃时,固溶-自然时效后的超高Zn含量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540MPa,断裂伸长率为5.3%,气雾化-SPS烧结-固溶时效的工艺路线为超高Zn含量7系铝合金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4.
通过GPS测量数据研究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逐日变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直接通过双频GPS伪距测量数据导出接收站附近垂直TEC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卫星和接收机电路时延的精确值,前者可在换算过程中自洽地加以修正,而接收机时钟误差则利用IRI模式的夜晚平均值作为参考来订正,这一订正存在一定的绝对误差,但不会影响逐日相对变化,却使数据处理过程大为简化.得到的垂直TEC为天顶周围60锥角内的平均值,能够相当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周日变化.一个计算实例显示了连续三天北京地区TEC的日变化情况,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文中还提出一个新概念或问题,即GPS卫星仰角很小时,通常认为多径效应造成大的误差,本文的一些实例似乎表明,这种多径效应的概念应当包括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5.
随着星载大功率固放组件复杂度和输出功率的不断提高,因其内部材料出气而导致产品性能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大功率固放组件常用介质基板材料出气产生的水汽、氢气和氧气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功率微波信号作用下基板材料出气气体对大功率固放组件微波特性的影响;对出气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定量测试试验验证,随后通过真空烘烤对基板进行除气处理;首次结合产品应用和环境试验进行了补充试验,通过增加长期和高温储存试验来模拟实际工况;试验结果表明除气措施可有效降低基板材料出气气体的含量,降幅超过79.1%;最后选取一组试验后的测试试验数据对基板除气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为星载大功率固放组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6.
掺Mg对Bi Pb Sr Ca Cu O体系中110K超导相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名义组分为BixPbySr2Ca1.7Mg0.3CuzOw的块状超导体。根据直流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的结果,给出了在7个不同温度下烧结的6个组分化合物的超导临界温度。在833℃到843.3℃范围内,110K相对80K相的体积比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分析了断口形貌。对110K相的生成有影响的Pb和Bi在样品中的剩余量受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Bi Pb Sr Ca Mg CuO体系之所以能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形成超导相是由于掺Mg造成了部分熔点的降低。  相似文献   
477.
论述了应用色散多普勒技术,在求解测站上空大面积TEC的方法中,卫星相对测站径向速度变化对电离层产生的微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找到了比较好的修正方法,并对若干测量计算结果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分析,绘出了测站上空任一点TEC的日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478.
479.
针对CVI工艺下复合材料典型铆接板,提出一种适合复杂模型动力学分析的建模方法:采用Bush和RBE2的组合单元模拟铆钉连接,将板间的弱非线性接触力转化为接触刚度,建立该复合材料铆接板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基于有限元-间接边界元法推导了考虑接触力的声固耦合动力学方程,开展了该复合材料铆接板在随机噪声激励下的声固耦合分析,并探讨界面接触对声固耦合系统固有特性和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接触模型比界面刚接模型更为准确;刚接模型会增大复合材料铆接板连接界面的局部刚度,使得结构的固有频率偏高,响应峰值向高频处移动;考虑接触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对应力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80.
针对动边界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问题,基于浸入有限元方法提出了一种耦合流场特征和几何特征的笛卡儿网格局部加密自适应方法,克服了单个自适应指示因子无法精确捕捉固体运动的特征的不足。在耦合自适应策略中,分别以流场涡量和固体位置作为流场和几何信息指示因子来驱动网格自适应。通过方腔顶盖驱动圆盘流动算例,以圆盘体积守恒和特征点的运动轨迹验证耦合自适应方法的优势。计算结果表明:仅基于流动特征的自适应不能很好地保证圆盘的体积守恒;仅基于几何特征的自适应无法有效追踪圆盘的轨迹;而耦合自适应策略能同时较好地保证两项指标的计算精度,在保证总体计算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圆盘区域速度散度2-范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圆盘的轨迹误差2-范数降低了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