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0篇
  免费   4872篇
  国内免费   746篇
航空   14924篇
航天技术   1084篇
综合类   840篇
航天   4190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29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1014篇
  2011年   957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892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01.
带不同凹腔结构涡轮问燃烧室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和满足低排放的要求,提出了1种基于涡轮内补燃增推循环的超紧凑燃烧室──涡轮间燃烧室。建立了3种带不同轴向凹腔(AC)结构的TIB模型,比较了3种模型的流动性能和燃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TIB的燃烧效率高达99.3%,AC结构的改变对燃烧效率影响较小,但对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02.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微量Al未改变C/SiC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性能,也未降低其韧性和强度;但微量Al掺杂提高了C/SiC的抗烧蚀性能,含微量Al的SiC氧化形成微量Al熔于SiO2的固熔体,微量Al提高了SiO2的黏度和致密度,减小SiO2挥发,较未掺杂Al的C/SiC相比,线烧蚀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903.
介绍了端削技术在一台四级跨音速压气机上的实施和试验概况,基于对压气机端区流动状况的分析。利用端削区流动控制技术,对该压气机第3级和第4级静子叶片进行了端区修型处理。改善了压气机级间及其与下游压气机之间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904.
不容忽视发动机叶片动应力测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告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中相应开展叶片应力测量研制和应用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叶片应力测量的重要作用及运用叶片的动应力测量技术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降低研制风险方面的经验,指出了在新机研制中,加强在发动机结构强度中叶片动测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905.
给出了对流冷却缝槽的流量系数的实验结果及符合实验结果的经验关系式。分析了对流缝槽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压力损失情况。对流气膜冷却是一种比传统的气膜冷却先进的室壁冷却技术,它在气膜前扩充和强化了冷却流的对流冷却作用。用于高温升燃烧室的冷却中,可解决燃烧室空气流量分析的尖锐矛盾,又便于实现双层浮动室壁结构设计,以减小和释放室壁的热应力,增长燃烧室的寿命。  相似文献   
906.
发展干线客机应统筹考虑大中型民用发动机的发展,根据我国干线客机三步走的规划,相应提出我国大中型民用发动机从转包生产到合作生产、到合作研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07.
本文根据外刊报道,简单分析了F-22战斗机首选动力装置──F-119发动机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制造特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8.
航空发动机的整机振动情况反映出装配的平衡质量,关系到它的工作可靠性和持久性。本文介绍了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整机测振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发动机整机振动谱进行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909.
倾斜30°锥形喷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态。随着锥形出口面积的增大,射流的穿透能力明显减弱,核心区域速度明显降低,侧向扩展范围明显增加,纵向耦合涡迅速减弱并消失,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流向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同时,大锥顶角的高吹风比下,射流具有十分良好的贴壁效应和非常可观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910.
航空发动机和力燃烧室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