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航空   1181篇
航天技术   709篇
综合类   230篇
航天   6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专门概括双扰流器文氏管混合杯式喷雾装置(以下简称F101式喷雾装置)的设计变化及加工装配偏差对喷雾周向均匀性的影响,在设计变量上,试验了3种喷咀(径向直射喷嘴,双喷口喷咀,F100空气雾化喷咀和7种扰流器共21种组合,在加工装配偏差方面,试验了喷咀错位,扰流器进口偏差及扰流器出口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咀的设计及加工,装配偏差比空气流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2.
简要说明了燃烧室的结构特征,具有阐述了头部雾化装置中喷咀选型的设计试验论证工作,介绍了燃烧室设计点模拟试验的良好结果。分析说明了燃油喷雾对出口温度场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
货台空投系统出舱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空投系统的出舱阶段中货台与地板接触模型,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统一的出舱运动模型.根据试验设计条件开展系统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探讨了货台离机过程对离机后俯仰姿态的影响.使用离机时间评价出舱过程对货台空投精确度的影响,得到了无量纲离机时间的简化算法以方便工程应用;引入了安全距离参数来评价出舱过程安全性,分析了牵引比、质心位置系数和空投时飞机姿态与离机时间和安全距离的关系,为空投系统中货台布局和牵引伞设计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为满足美国国防预研局安静超声速空中平台(Q SP)计划的要求,艾利逊先进技术开发公司在罗·罗公司、印地安纳大学-普度大学和N A SA帮助下,正在开展定容燃烧室(C V C)技术研究。该研究意在降低超声速巡航飞行过程中的油耗,满足军民用远程超声速飞机的需要。创新的定容燃烧室技术把脉冲爆震技术和气动波转子技术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气动波转子和脉冲爆震技术的优点。定容燃烧室燃烧过程在转子上进行,有极高的压升和几乎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内流和外流,结构非常简单,采用自冷方式;燃烧室转子支承采用了磁性轴承。即使在先进的常规发动机中…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结构,以及多雷达数据处理的时空对准技术。作者根据中国民航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状况,在文中推荐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内插外推法的时间对准和以地心坐标系为对准参考系的空间对准算法,能够满足多雷达融合处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
为检测某火控系统的性能,采用统计量分析和AR模型预测相结合来对火控系统实时解算的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距离误差和航向误差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误差,距离误差主要是由随机的量测误差构成的,而航向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97.
主燃孔对旋流杯下游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郎洪俭  郭志辉  黄勇 《推进技术》2006,27(2):110-113
采用PDA(Phase Doppler Analyzer)测量系统对带双轴向旋流杯、主燃孔和冷却气流的模型燃烧室的主燃区流场(以下简称真实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燃烧室内流场的特性,并与不带主燃孔和冷却气流的头部旋流杯(以下简称纯头部结构)的气流场进行了对比.发现真实结构燃烧室内的回流区不再是轴对称,主燃孔和二次气流的存在使回流区明显被压扁(最扁处的长轴约为短轴的1.6倍);真实结构的回流区长度明显缩短,其长度L与旋流杯出口直径D的比值(L/D)约为1.3,而纯头部结构的L/D约为2.5.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影响跑道运行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气动、推力、道面等数学模型,结合运动学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实现了在最小空管间隔下跑道运行的仿真。并通过与实际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精确性,最后对起飞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
利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非结构隐式N-S计算软件CU_Turbo,采用气热耦合计算方法,对MarkⅡ内冷径向涡轮导向叶片、带气膜冷却涡轮导叶MT1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隐式时间推进中Jacobi ans矩阵采用对Roe通量的一种近似方法求解。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气热耦合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涡轮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分析方法;涡轮叶片通道内附面层的不同流动状态及气膜冷却,对当地换热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基于PIV的凝胶模拟液撞击雾化速度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封锋  马虎  武晓松 《推进技术》2014,35(4):565-569
为了更好研究凝胶推进剂的雾化,采用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TR-PIV),研究了不同撞击角度(45°,60°,75°,90°和120°)和射流压差(0.4MPa~0.8MPa)对凝胶推进剂雾化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雾化液滴速度对于撞击轴线呈单峰对称分布,距离撞击点越远,雾化液滴速度越小且分布越均匀;增大撞击角和增大射流压差都可提高凝胶推进剂有效撞击速度,即增加撞击后液体动能转换液体破碎所需的能量,雾化质量提高;当有效撞击速度大于27.9m/s时,实验室配置的凝胶推进剂可充分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