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航空   1084篇
航天技术   192篇
综合类   235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孟宪珍 《飞行力学》1996,14(3):71-74
简要叙述了飞机在着陆复飞时临界发动机突然失效情况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和临界发动机不工作进场形态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的试飞目的、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结合试飞体会,归纳了驾驶飞机的操纵要点,以供试飞员和飞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2.
SFD用于某导弹发动机的改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导弹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简称SFD)用于内转子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应用传递矩阵和线性迭代方法,分别计算了发动机用与不用SFD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不平衡响应和外传力。结果表明: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大大减小了转子振动的振幅和外传力。特别是该发动机的工作转速为25000r/min,不用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时,其二阶临界转速为22600r/min,与工作转速相当接近,用了我们设计的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后,二阶临界转速降低到15400r/min,显然,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性能会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993.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层流全N-S方程,对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与台阶后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带喷流的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及其他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后给出横向喷流压力比p_j/p_∞=3.033~7.033和喷口宽度w=0.1h~0.2h(h为台阶高度)时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合理的流场结构;并可看到喷流压力比和喷口宽度对流场特性有显著影响,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底部压力与系数Q(=wp_j/hp_∞)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直接数值模拟壁面湍流与惯性点粒子方法被用来研究粒子对湍流的调制机理以及粒子在湍流场中的分布.由于在壁面湍流中,内层(约为y+<100,y+为黏性尺度下的壁面垂直方向坐标)与外层(约为y+>100)中存在着两种特征结构,即内层中的大尺度结构(large-scale structures,LSMs)与外层中的超大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995.
带旋流杯的模型回流燃烧室主燃孔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带轴径向旋流杯、主燃孔和冷却气流的模型回流燃烧室在工作压力为300 kPa, 燃烧室压力损失为2.5%时主燃孔射流的特点以及其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回流式燃烧室内外壁主燃孔射流进气方向与顺流式燃烧室不同, 即内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下游倾斜, 外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上游倾斜;主燃孔射流穿透深度很大, 几乎能穿透到对面火焰筒壁;中心回流区长度明显缩短, 其长度L与旋流杯出口直径D的比值(L/D)约为0.5, 而常规的顺流式燃烧室的L/D约为1.3.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改进的速度同步控制的电液负载模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成文  焦宗夏  罗才瑾 《航空学报》2012,33(9):1717-1725
对地面半实物加载仿真实验中存在的"多余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建立了电液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多余力干扰系数"的概念,并给出定义方法。利用多余力干扰系数对多余力"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传统"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的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在传统"速度同步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舵机和加载系统的速度差对"多余力"进行二次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基于改进方法,电液负载模拟器取得了理想的动态加载效果,"多余力"抑制能力较传统的"速度同步控制"方法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网格速度和动网格方法,通过求解非定常N-S方程计算翼型副翼偏转时的阵风减缓响应,研究开环控制律参数和副翼缝隙对阵风减缓效果的影响。对于单个1-cos阵风,随着偏转角度的增大,减缓效果变大;由于粘性的影响,CFD计算得到的升力峰值减小量明显呈非线性的趋势,减缓效果低于准定常线性理论。对于连续sin阵风,通过调整副翼偏转的频率和最大偏转角,升力能达到很好的减缓效果,此时,副翼偏转频率应接近阵风频率,最大偏转角存在一个最优值。在阵风环境下,副翼间隙对升力系数影响不大,而力矩系数增大一倍,间隙会降低副翼偏转对升力的减缓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旋翼近地飞行时诱导速度的N—S方程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限体积法用三维N-S方程对旋翼近地飞行时的速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旋翼桨盘处的诱导速度进行了分析。旋翼对流场的作用由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动量源项模拟,动量源项的强度由旋翼的几何尺寸,叶片剖面的空气动力特性及当地流场的性质迭代定出。本文讨论了旋翼近地飞行时,在不同前进比及不同离地高度情况下的诱导速度随径向距离及方位角的变化,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9.
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制导约束条件的不同,将多导弹协同制导律划分为具有弹着时间、终端角度、终端速度分别约束,以及弹着时间与终端角度同时约束四类.系统地论述了各类导引律的方法和特点,总结和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可为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舰载机的自由飞行钩住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飞行钩住(FFE)是指飞机在处于上仰姿态,且所有起落架尚未接触甲板的情况下的拦阻钩钩索。此时,飞机有较大的姿态角和较低的下沉速度。根据起落架和拦阻钩几何布局、飞机重心位置,拦阻力线可能处于飞机重心之下,因此产生显著的低头力矩,造成前起落架首先接触甲板,而主起落架稍后继之,飞机的低头俯仰速率可以导致前起落架以较高的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