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37篇
航天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太空探索》2003,(7):40-40
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整整三个月后。科学家们惊异地发现,当时“陪伴”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的数百条蠕虫竟然能躲过此劫,在经历了高温烈火和高速坠地等多重考验后,依然从飞机残骸中“成功生还”,  相似文献   
32.
晓青 《航天员》2013,(6):48-50
是美国科学家和航天员,也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印度裔女性。2003年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和航天员,乔拉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立志于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33.
林楠 《航天员》2009,(6):76-79
人类前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一次不懈地探索与尝试。为追求知识、真理和光明。探索者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以无所畏惧之心开拓着“勇敢者的航程”,谱写着壮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34.
李容 《飞碟探索》2005,(3):41-41
美国太空穿梭机“哥伦比亚”号上的太空人,最近在穿梭机上进行了有史以来的最复杂的解剖实验,这也是首次将穿梭任务完全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5.
《飞碟探索》2012,(12):29-29
备注: 我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新威斯敏斯特,与萨里一河之隔。那天看到一个闪烁着橘色亮光的飞行物在萨里上空盘旋……我抓起相机开始拍摄,因为光束看起来只是盘旋而并不移动。不一会儿它就开始向西移动,并闪烁着由橘色变为白色的光。然后它就飞到一栋建筑物后面,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36.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14-17
美国航天飞机差不多每年都要进行五六次航天飞行。在太空执行任务。对于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航天大国来说,虽然也出现过像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那样的航天惨剧,但那只是科学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小概率事件,从总体上看,多人长时间航天飞行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在与太空接触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很多时候都是7人组合,这次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5次维修任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7.
候涛 《飞碟探索》2011,(5):51-51
美国《华盛顿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英国《每日邮报》等权威媒体披露了四起最新的时间旅行案例,由于具有众多旁证可以证明,这些新案例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38.
1983年10月,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正式完工出厂;11月,正式加入航天飞机队伍。从此时起,"发现"号开始来往于天地之间,前后共成功完成了近40次太空飞行任务,超过了航天飞机队伍中的其他任意一架。在NASA专家的眼中,"发现"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值得信任的一架。  相似文献   
39.
2005年5月21日,第3届年度美国火箭团体挑战赛的决赛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举行。在此之前,来自美国4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总共712支参赛队进行了区域资格赛,这712支参赛队的成员包括了来自美国500多所中学的约10000名中学生。区域资格赛的前100名参加了5月21日的决赛。  相似文献   
40.
吕哲 《飞碟探索》2004,(5):40-40
20世纪,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就本质而言,使用物理燃料推进的火箭系统,依然是迄今为止人类摆脱地心引力束缚、深入宁南空间的最主要手段。无论是执行阿波罗计划的“土星”号重型火箭,或者是以“哥伦比亚”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都是如此。尽管航天器的发射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