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92篇
航天技术   1276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1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51.
众眼看宇宙     
刘茜 《太空探索》2007,(5):58-59
几百张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图像被组合在一起,得到了一张包括至少50000个星系的集锦。这张图片揭示了关于宇宙少年时代的新线索,用人来比喻,就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时期”。  相似文献   
52.
辛航 《国际太空》2002,(2):9-12
1 发射一再被推迟□□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1年 12月 5日 5时15分 ,奋进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奋进号此次飞行可谓是一波三折。它原计划 11月 2 9日升空 ,然而 ,由于此前抵达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进步 M1- 7货运飞船在和空间站对接之后 ,发现对接口出现问题 ,所以航天飞机不得不延期发射 ,等待对接口的故障排除。 12月 4日发生的一桩意外又让肯尼迪航天中心和负责安全保卫的美国空军虚惊一场——一架私人直升机居然闯入禁飞区 ,经过调查 ,驾机者并不知道禁飞区的规定 ,所以只能算是一起偶发事件。发射活动在…  相似文献   
53.
当代空间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空间红外观测的意义 □□温度低于4000K的天体的辐射主要在红外区,因此是空间红外天文观测的主要对象。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冷状态的物质 宇宙中从微米大小的尘埃到巨大的行星,它们的温度范围是3~1500K。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物体辐射的大多数能量位于红外区。  相似文献   
5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2):12-15
勇气号在火星上度过2岁生日美国航宇局的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软着陆已整整两年了。在过去的这24个月里,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共完成了近5千米的行程,并向地球传输了7万张照片,其中包括火星车的自拍照和红色星球表面的全景照。最初,专家们设想“勇气号”最多只能在火星  相似文献   
55.
要想提高航天技术水平,在太空进行空间物理探测和新技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实践"系列卫星肩负着这两重使命.  相似文献   
56.
人类自从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天文学家就梦想把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观察宇宙,因为浓密的大气层是天文学家观测研究宇宙天体的一大障碍。有一位科学家描绘得很形象,他说:“在地面上观测恒星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光有衍射效应,一个点光源经过大气以后会变成一个衍射斑,比如用地面望远镜不可能把一对近距双星分辨清楚,这就是大气衍射效应造成的,这大大降低了地面望远镜的  相似文献   
57.
在太阳系边陲的“老九”总是离群索居,性格孤僻,因而它与其他行星很不合群,加上它的个头甚至放到卫星世界也不突出,所以常有人对它的行星资格疑窦重重。  相似文献   
58.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天体发出的X射线辐射因为被地球大气严重吸收而几乎完全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59.
2007年5月25日15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人太空。同时,搭载了一颗浙江大学研制的“皮星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60.
欣然 《太空探索》2007,(1):44-47
今年10月4日是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前,苏联用一颗其貌不扬的卫星敲开了太空之门,开辟了一个人类发展的新领域。在那颗光辉的小球推动下,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的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惊人的巨大成就,相继发射了各类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宇宙探测器。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航天技术已经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它已经成为一种造福人类的手段,成为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为纪念人类的第一颗卫星发射50周年,本刊特辟《天路星桥》专栏,回顾世界航天50年来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和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