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817篇
航天技术   390篇
综合类   139篇
航天   2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结构隐身复合材料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结构吸收雷达波材料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复合材料面板、异型蜂窝芯材及其夹层结构对雷达波所起的作用和其独特的吸波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12.
高温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常见的石墨、乙炔炭黑吸收剂、碳纤维和碳化硅高温吸收剂的性能和应用概况,重点论述了碳化硅纤维、纳米碳化硅吸收剂处理方法和性能。综述了高温吸波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13.
阻抗条缩减边缘散射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欣  王宝发 《航空学报》2001,22(Z1):93-97
首先推导出二维阻抗条带的散射积分方程,然后用矩量法求解其表面电流密度,进而求其散射分布。通过电磁建模,分析了条带不同阻抗分布下的电磁散射特性,从而得到对边缘散射缩减很大的阻抗分布函数,实现对阻抗渐变材料分布的优化,对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4.
随着雷达装备的发展,对天线阵带宽、小型化和波束扫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线阵阵元间距减小时,阵元间互耦随之变大,制约了天线阵波束扫描.分析了一种工作于P波段的阵列天线,在保持阵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组成4×4的平面阵,并用EBG、平面吸波器和极化栅分别设计了耦合抑制结构.利用仿真软件HFSS对阵列进行全波分析,仿真结果表...  相似文献   
915.
针对不同形式蜂窝夹层结构材料的雷达波吸收特性进行了初步试验探讨,着重于异型蜂窝芯材对雷达波的作用和其独特的吸波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16.
报道了用CCY-84型双探头磁应力仪及自行设计研制的自平衡型单探头磁应力仪对电铸镍的力-磁持性进行的部分基础性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电铸镍具有显明的“拉磁效应”和高的力-磁特性强度,为电铸镍构件残余应力的磁性法无损检测时拉、压应力符号的正确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提高电铸镍构件(尤其是焊接构件)中残余应力无损检测的区域分辨率的可行性论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17.
飞机隐身技术与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技术中关于隐身能力主要指三方面内容。本文阐述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隐身飞机与先进复合材料的关系。指出了吸波型功能复合材料对现代隐身飞机的重要性,并概述了新型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基于对飞机隐身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开发这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8.
针对破损飞行数据记录磁带信息的获取开发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图像处理与识别理论为技术核心、应用VC编程、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系统的自动识别译码正确率达到99.3%,译码效率由手工一帧磁迹图像2人4个多小时缩短到5秒钟.  相似文献   
919.
无人机磁航向测量的自动罗差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诗斌 《航空学报》2007,28(2):411-414
 利用地球磁场测量无人机的航向时,需要对机上铁磁材料引起的罗差进行补偿。为了降低补偿费用,减小补偿试验时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飞机左右盘旋飞行时采样数据实现罗差自动补偿的方法。采用椭圆假设算法,可利用飞机平飞时在多于5个不同方向的采样数据来自动补偿平飞时的罗差。在任意姿态飞行时,把飞机左右盘旋时采样的数据分解为4个椭圆,并求出它们相对于椭圆假设的24个系数。再利用这24个系数和飞机的俯仰角、倾斜角以及地磁场垂直分量求出任意姿态下罗差补偿所需的12个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方便可行。某无人机补偿前最大误差为21.5°;用传统方法补偿后最大误差为2.3°;用本文方法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费用,补偿后最大误差为1.6°。  相似文献   
920.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唇口在宽速域条件下面临的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唇口模化为V字形钝前缘,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风洞实验,研究了典型V字形构型(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R/r=1,半扩张角β=18°)激波反射结构随来流马赫数Ma∞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Ma∞的增大或减小,V字形后掠前缘的脱体激波产生规则反射(Regular reflection,RR)和马赫反射(Mach reflection,MR),并且两者的相互转变过程出现迟滞。初场为RR时,V字形根部产生大范围的流动分离和分离激波;随着Ma∞由5.7逐渐增大至6.5,脱体激波的交点向下游移动并与分离激波的交点重合,使RR转变为MR。初场为MR时,马赫杆下游存在大尺度的反转涡对;随着Ma∞由6.7逐渐减小至5.9,反转涡对不再影响脱体激波,使MR转变为RR。通过Ma∞=6的风洞实验证实,在相同来流条件下存在RR和MR双解。基于对脱体激波交点、分离激波交点和反转涡对尺度随Ma∞变化规律的认识,建立了RR?MR的转变边界。在双解区中,RR工况的壁面压力最大值约为MR工况的2~3倍,表明迟滞现象将导致唇口气动载荷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