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814篇
航天技术   390篇
综合类   139篇
航天   2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专供工厂、矿山、医院以及科研单位的化验室,在可见光谱区范围内(360~800 nm)进行定量比色分析时使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具有选择性吸收现象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它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其结构由光源系统、分光系统(单色器)、测量系统、接收显示系统、稳压电源等部分组成.笔者在冶金行业的化验室工作,具有多年的维修实践,本文主要对涉及光路方面较复杂的几起故障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同行解决类似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本场盲降设备是从挪威NORMARC公司引进的3513/3531B型,设备自1997年安装、运行以来工作正常,提供了良好的导航保障。但其间也出现过一些故障,在这里讨论两个典型故障。  相似文献   
14.
FeB纳米颗粒的隐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材料的电磁参量及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吸波原理。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FeB的超细非晶颗粒 ,并测量和分析了有关电磁参量。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飞行器隐身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飞行器隐身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外形隐身和采用吸波材料。最后以实例说明飞行器隐身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从空间站时代的数据存储要求入手,介绍80年代旋转头磁记录的新成就,磁光记录在空间的应用,和传统纵向记录寻求新突破的踪迹。纵观星上磁记录器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讨论旋转头与固定头之争。最后,展望数据存储技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元件吸能能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对碳纤维一环氧树脂“┼”字型、“┬”字型、“┐”字型3种典型复合材料元件的破坏过程、峰值栽荷、平均栽荷和能量吸收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鉴于MSC/DYTRAN有限元软件不能直接用于复合材料的吸能分析,分析时采用了等效的方法。将复合材料结构元件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准静态轴向压溃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较为一致,从而说明运用该有限元软件并采用等效的方法模拟复合材料结构吸能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分析和设计中所遇到的反射系数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出了电磁波以任意角入射时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涂层的反射系数公式,此法简单易行,为结构型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给出了计算曲线的例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和隐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魏彤  房建成 《宇航学报》2006,27(6):1205-1210
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CMG)中,框架运动对磁悬浮转子支承系统的扰动可以采用角速率前馈加以补偿,但前馈系数固定时的补偿精度受磁轴承系统模型误差影响而显著下降。为了提高补偿精度,本文针对MIMO磁悬浮转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FXLMS(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自适应前馈方法,采用梯度估计和最速下降策略推导前馈权值更新算法,并根据算法收敛性和收敛速度设计收敛因子和权初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抗噪声能力强,相同模型误差情况下使转子的动框架位移降低到固定特性前馈时的20%,大幅度提高了动框架前馈补偿精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磁悬浮CMG的力矩输出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