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371篇
航天技术   238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4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海底地形辅助导航技术可为智能水下机器人(AUV)的长时间水下作业提供有界精确导航结果,且无需声学基阵辅助。然而,地形辅助导航需要已知高精度先验海图,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解决海底地形未知条件下的海底地形辅助导航问题,提出了海底地形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利用水深预测手段和地形匹配方法进行帧间数据关联构建和闭环检测,并通过图优化技术进行海底地形同步定位与建图问题求解。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在航行1h后,海底地形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的建图结果中所有测深点定位误差均值约为13m。  相似文献   
952.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振动疲劳试验拥有了良好的试验基础,能够进行各种环境下的振动疲劳模拟试验,但目前振动疲劳的测量方法还无法满足振动疲劳试验深入研究的需求。提出铝合金振动疲劳同步测量的方法,同时采用红外监测技术、声发射技术、显微测试技术、应变测试技术等对不同加速度下的铝合金振动疲劳试样进行测量,研究各种测量参数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铝合金振动疲劳不同阶段应主要考虑不同的测量参数作为判断损伤的依据,声发射信号可以很好检测到铝合金振动疲劳的裂纹萌生和扩展寿命,红外测得的温升值随着加速度增大是非线性的,铝合金振动疲劳寿命依赖于结构振动频率、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953.
空间自组网技术的研究对提升航天器编队空间拓扑适应能力、星间链路可靠性和卫星网络故障容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航天任务对星群规模和多星协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工作者对航天器自组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梳理了航天器组网任务的拓扑构型、链路特点、轨道构型,分析了航天器组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应用于航天器自组网领域的基于节点拓扑规划的时频同步测量技术、网络多域信息主动认知的组网路由技术、基于相控阵捷变波束指向的自组网通信技术等。最后,思考总结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可为后续从事该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4.
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包括壁虎在内的许多动物演化出了与其运动表面间形成黏附力的器官.已有研究发现:生物黏附力与接触面积密切相关,基于范德华力的干黏附可能受包括摩擦接触电荷导致的电场在内的外电场调控.壁虎运动过程接触/摩擦电的存在已得到证实,反力、实际接触面积两个参数的单独测量和表征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不同参数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955.
956.
针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的轨道维持问题,提出了在轨卫星在各种不同工况及约束下的偏航角调整策略。其目的在于减小偏航角的调整范围以及缩短偏航角调整时间,减小轨道维持过程对卫星业务连续性的影响。分析了偏航角的运动规律,以及升交点赤经对偏航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轨道维持时升交点赤经的不同、太阳高度角范围、轨道控制的时间约束、交叉点位置约束等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卫星轨道维持时偏航角的调整方法及推力器选择方案。对于交叉点位置在中国境内的卫星,可以使偏航角调整范围不超过45°。此方法可应用于在轨卫星轨道维持管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57.
出于对"低、慢、小"无人机进行导航定位诱骗的实际需求,在实验室原有的异步生成式GPS欺骗干扰源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小型化的同步生成式GPS欺骗干扰源。首先,在异步生成式GPS欺骗干扰源射频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干扰源信号处理延时、欺骗信号的传播延时、无人机上目标接收机所接收真实卫星信号状态以及无人机运动模型,建立了对同步欺骗信号仿真时间和状态参数进行精确计算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本地授时型接收机提供驯服后的基准时钟和秒脉冲(1PPS)信号,实现欺骗干扰信号与真实卫星信号系统时的同步,并通过高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精确控制信号参数、保证欺骗信号到达目标接收机接收天线相位中心时与真实信号的相位状态在成功诱骗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最后,通过商用接收机和无人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无人机上目标接收机正常跟踪真实卫星信号的前提下,开启同步生成式GPS欺骗干扰源发射欺骗信号,能够使目标接收机逐渐偏离正常定位测速结果而产生受控的定位测速结果。结果验证了同步信号模型和所设计同步信号生成电路的正确性,且表明同步生成式GPS欺骗干扰源能够实现对商用接收机和无人机导航定位的诱骗。   相似文献   
958.
《航天电子对抗》2020,36(2):6-6
洛•马公司和诺•格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OPIR星座,该星座被设想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3颗卫星和极地轨道上的2颗卫星。美空军于2018年启动了该计划,以作为基于空间的红外系统(SBIRS)的快速发展的替代方案。目标是将SBIRS历时9年的时间压缩为5年时间。最初的计划是在2023年之前交付第一枚下一代OPIR卫星。  相似文献   
959.
《航天电子对抗》2020,36(2):13-13
据美国军事与航空电子网站2020年3月27日报道,美太空军第1太空作战中队已经完成“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计划(GSSAP)”地面系统的大规模升级。第1太空作战中队于2017年开始对GSSAP地面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系统于2019年12月完成试验,2020年2月12日通过作战验收。这是该系统自2015年服役以来经历的最重要升级之一,能够有效支撑2020年下半年美国太空军增扩GSSAP星座的计划。GSSAP卫星可采集轨道上其他人造物体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美国太空监视网,以提高美军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还能执行交会和抵近操作,加强美军抵近侦察能力。该星座的前2颗卫星于2014年发射升空,2016年又补充2颗卫星,美国太空军计划2020年秋季发射第三批2颗GSSAP卫星。  相似文献   
960.
实时通信技术和同步算法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某型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强实时性的设计需求,选择VMIC反射内存卡来搭建仿真系统通信网络平台。采用基于VMIC虚拟共享内存软件中间件的设计方法,提出服务器、客户机和监听机3种工作模式,完成了整个实时网络通信程序的开发,解决了实时通信和时钟同步问题。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仿真周期内没有出现数据错帧和丢帧现象,保证了系统数据通信的同步,对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