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1198篇
航天技术   135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平面叶栅内固体粒子运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景海  史峰  徐忠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3):277-279,313
在利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固体粒子在平面叶栅内运动特性的基础上, 采用Lagrangian轨迹法分别在考虑与不考虑边界层影响的情况下, 计算了固体粒子在叶栅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在利用Lagrangian法计算固体粒子的运动特性时, 对于尺寸比较大的粒子可以不考虑边界层的影响, 而对于尺寸比较小的粒子则需考虑边界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气冷涡轮叶栅效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气冷涡轮叶栅中的冷气与主流在边界层中的掺混模型和在边界层外的掺混层中的掺混模型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预估气冷涡轮叶栅效率的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回转面叶栅无粘流场的计算结果和二维叶面边界层流动的计算结果来预估气冷涡轮叶栅的效率。该算法为气冷涡轮叶栅的优化气动设计提供了一个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63.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高分辨率格式为基础, 发展了其隐式解法, 提出并实现了与这种格式相适应的隐式边界处理过程, 从而显着提高了高分辨率格式的收敛速度。用不同来流条件下叶栅绕流数组计算结果与实验做了对比, 以说明解的准确程度和本文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跨音风扇进口级增压比的进一步提高,主要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效率,二是气动弹性失稳。这两个因素与转子流场中的激波和激波诱导的大尺度分离紧密相关。激波结构又和转子叶片前缘空间曲线形状直接联系。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转子叶片前缘空间曲线形状来控制激波结构,就成了当代风扇气动力学的前沿,并导致风扇弯掠空气动力学概念的出现。在具体设计中,此问题可称之为气动与气动弹性综合剪裁。本文简述综合剪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气动弹性剪裁问题,并对一个单级风扇转子叶片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65.
鱼鳞纹叶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鳞纹叶栅临界马赫数比原型提高了9.5%,减少了46.9%,比直纹叶栅也减少了10.7%。最大二元静压比比原型高2.7%,比直纹叶栅高1.17%。在原型叶栅不能达到的Ma1=0.8处,两种花纹叶栅均未堵塞。  相似文献   
66.
吴虎  Thiele F 《推进技术》1998,19(4):78-82
发展了一种求解任意坐标系下二维N-S方程的非交错有限体积法和一种高阶TVD对流格式。采用一种k-ω湍流模型和几种不同的k-ω模型对叶栅湍流分离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数值结果与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此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针对矿井、隧道等行业对风机反风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动叶直接反转完全可逆式组合叶栅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便于采用现有成熟叶型等特点。通过平面叶栅试验确定了重叠度、栅距比等组合叶栅最佳组合参数,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组合叶栅的正反向最大升力系数C_(L max)和失速攻角α_(L max)较现有双对称叶型均有大幅度提高,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傅里叶叠层是一新型的宽视场高分辨成像技术,但是其在宏观成像领域的应用中,成像模型在米级成像距离下通常仅有2 cm左右的成像视场,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提高宏观傅里叶叠层技术的成像距离和视场,文章开展了远距离宏观反射式傅里叶叠层成像模型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宏观傅里叶叠层成像模型,该模型使用发散光束照明,通过球面波移位对目标傅里叶谱进行扫描重建高分辨率目标图像;此外,还分析了宏观相干成像机理和傅里叶成像模型近似条件,由此推导出模型的近似范围,为模型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10m外目标成像,使目标分辨率从1.4 mm提升到0.35 mm,分辨率提升4倍以上,验证了模型具有通过合成孔径技术提升目标成像分辨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亚音速稳态定常流改进升力线理论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大展弦比亚音速飞机的弹性翼面气动力分布载荷修正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了考虑具有大展弦比、弹性翼面结构的飞机翼面结构弹性变形对气动载荷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实验研究了变工况条件下由不同掠弯叶片组成的平面扩压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及二次流矢量分布,并给出了叶片表面墨迹流动显示结果。研究表明弯掠叶栅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角区流动,避免流动分离,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对冲角变化不敏感,正冲角下总损失增加较小且吸力面角区也不存在明显的分离。通过增大中径处的设计冲角或进行弯掠匹配优化进一步提高变工况性能的潜力巨大,对提高压气机性能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