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3篇
  免费   1620篇
  国内免费   948篇
航空   6887篇
航天技术   749篇
综合类   943篇
航天   133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9 毫秒
531.
第三代电火花成形机床脉冲电源并不仅仅是微精加工特性有较大改进,而是粗中精加工特性全面改进,只有逐级精细化,到微精加工才会有均匀合适的加工余量。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发脉冲,而是如何让此类微能量脉冲发挥作用,达到稳定放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2.
为获得双S形尾翼末敏弹弯折角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两片尾翼弯折角分别为10°、20°和30°的九种组合结构模型气动特性展开研究。获得了模型表面压力分布及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转动力矩系数随迎角由-30°到30°变化的规律。并通过高塔投放的自由飞行试验进行了动态气动特性研究。双S形尾翼无伞末敏弹流场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尾翼弯折角增大,双S形尾翼末敏弹阻力系数减小而转动力矩系数增加。弯折角变化对双S形尾翼末敏弹升力系数影响作用较小。试验结果显示,尾翼弯折角增大时,试验末敏弹弹轴与铅直轴夹角亦增加,即扫描角变大,但随着弯折角继续增加末敏弹的稳定性下降甚至出现翻转失稳而不能实现稳态扫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进末敏弹稳态扫描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3.
建立了封闭前后航天发射塔回转平台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求解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封闭对回转平台结构动特性和可靠性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上述分析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4.
微振动是限制高精密测试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微振动在航空航天技术方向的测量研究为基础,对微振动背景、测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传统光学测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高精度微机械加速度计测量的可行性,最后就微振动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535.
阐述了摆振分析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轮胎和缓冲支柱压力对摆振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某起落架计算比较了不同轮胎及缓冲支柱压力下的摆振特性。研究表明:当两者压力降低时,摆振临界阻尼均减小,有利于防摆;反之,摆振临界阻尼均增大,不利于防摆;但在两者压力变化的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轮胎压力变化比缓冲支柱压力变化对摆振特性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36.
应用CFD方法对不同收缩型面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采用伯努利双扭线进气结构,收缩段后直段区域径向马赫数梯度较大,收缩段出口附近壁面静压变化剧烈,压力损失较大;②无伯努利双扭线进气结构,双三角函数收缩型面(DTC)壁面静压变化率较小;③不同工况下,伯努利双扭线和圆柱-四次曲线-圆锥-四次曲线组合收敛曲线(CQCQ)型线组合、伯努利双扭线和DTC型线组合、仅CQCQ型线、仅DTC型线四种结构,壁面附面层厚度在收缩段出口基本一致;④进行大流量发动机试验,高空台可参考选用仅CQCQ型线和仅DTC型线作为亚声速进气结构。  相似文献   
537.
本期导读     
<正>附面层抽吸技术现代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要实现以更少级数达到更高压比的设计目标,需突破大弯角高负荷叶栅研制关键技术。而该技术的难点在于,吸力面附面层低能流体在强逆压梯度下容易从壁面分离,导致流道堵塞,造成发动机气动损失增加及性能下降。大量研究表明,附面层控制技术对于提高压气机性能和改善流场结构有明显作用。因此,若能主动控制叶片表面附面层,使流道中的流场分布更为合理,就有可能推迟或抑制分离,实现更好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538.
对航空发动机新旧风扇工作叶片进行疲劳强度对比分析,通过扫频法测定其一阶共振频率,并在一阶共振频率下对叶片进行激振,测试其对应3×107次循环时的高周疲劳极限。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风扇工作叶片新叶片对应95%置信度的疲劳极限为432.38 MPa,旧叶片对应95%置信度的疲劳极限为353.18 MPa,旧叶片的疲劳极限相对于新叶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39.
精铸蜡型作为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过程重要的前期工艺转接件,其壁厚精度主要由蜡型模具型腔与内部陶芯的位置匹配关系决定。由于陶芯在模具内完全依靠定位元件实现空间定位,为减小由定位误差引起的陶芯位姿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平衡约束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模具陶芯定位布局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建立陶芯定位误差传递模型,揭示了定位误差与陶芯空间位姿扰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根据力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力约束的陶芯定位布局优化模型;之后,针对陶芯表面定位候选点的离散分布特性,结合遗传算法给出了陶芯定位布局点的详细求解策略。最后,仿真对比证明了利用本文所提方法获得的陶芯定位方案可以在保证陶芯定位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陶芯定位精度,此外,按照优化后的定位方案压制实际蜡型,壁厚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0.
压力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力管道系统中存在流体和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因此,在研究压力管道的动态特性时,应考虑管内流体对管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某动力系统空间管路为研究对象,采用Galerkin法对导管-流体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有限元离散,建立耦合系统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用考虑初应力刚度的有限元法,对导管充压前、后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流固耦合作用对导管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导管模态振型的影响很小,但对导管各阶固有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