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航空   1590篇
航天技术   366篇
综合类   289篇
航天   12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92.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分析技术FMEA/FMEC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是一种可靠性分析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FMEA/FMECA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程序,并对目前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来源、评审及用途进行了讨论,从而说明了FMEA/FMECA是由产品的设计人员在可靠性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完成的,从方案设计开始,边设计边分析,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直升机无维修待命时间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鑫  周巨元 《航空学报》1991,12(10):514-517
 <正> 1.引言 国军标《飞机维修品质规范》将“无维修待命时间(t_(al))”列入考核飞机维修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某些新研直升机的技术指标中已经提出了t_(al)的定量要求。由于该指标能直观地反映直升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水平,所以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理论上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工程上也尚未开展该指标的设计和试验。为了给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理论上对该指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用“可靠寿命”的概念阐述了无维修待命时间。  相似文献   
94.
F—18飞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生存性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F-18飞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生存性的设计特点。对于研究如何设计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液压动力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龚庆祥 《航空学报》1990,11(11):615-617
 <正>目前,我国航空产品设计人员把环境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混为一谈,造成试验设计的错误。本文试图较全面地阐述航空产品的环境振动试验与可靠性验证试验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两种试验在试验目的、应用场合、试验量值、试验时间与失效判据等方面的区别,以期澄清容易引起混淆的一些概念。  相似文献   
96.
本文详尽介绍了产品设计时的可靠性设计准则,为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7.
对大型飞机结构试验系统的可靠性管理进行了探讨,在可靠性模型基础上,将可靠性管理技术应用到强度试验全过程中,并重点对加载控制、测量及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
99.
目前各民航企业都面临着航材备件积压问题。即使是依照渡音公司的首期清单推荐的备件数量准备还是不能避免出现积压问题,这就要求从整体上对备件进行优化。BARLOW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优化模型,但是它的评价函数不甚理想。改进了BARLOW模型的评价函数,使其更符合民航备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0.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也是设备或系统可靠性的基础,型号在研制、生产、使用的各阶段都应对元器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本文从元器件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元器件选择、验收、筛选、使用、失效分析,信息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元器件应开展的质量与可靠性控制工作及元器件优选目录等有关管理文件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