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816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2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QEMU6.1.0版本下,基于ARM体系架构开发的VIRT模拟器,在运行天脉操作系统时无法正确触发GIC中断控制器产生中断的问题,分析了VIRT模拟器对于GIC中断控制器的初始化以及触发操作,同时查阅了GIC中断控制器的相关说明文档,进一步分析天脉操作系统中有关中断控制器的初始化代码,找出了VIRT模拟器与天脉操作系统在GIC中断控制器初始化和使用方式上的具体差异。通过修改VIRT模拟器中与GIC中断控制器相关的代码完成对天脉操作系统的适应。在不改动天脉操作系统代码的情况下,顺利将VIRT模拟器模拟的GIC中断控制器驱动运行成功。  相似文献   
852.
卫星通用测控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不同环境的卫星通用测控模拟器的设计实现方法和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该设备在70MHz以下完全采用了数字化处理,可通过连接某一频段内上/下变频器实现射频通用测控模拟器。  相似文献   
853.
何丽霞  张世英 《航空学报》1992,13(12):661-664
提出了一种预估流场畸变指数IDC、IDR瞬时最大值的方法。推导了周向畸变指数IDC、径向畸变指数IDR的时均值与均方根值。还由实验测得了实际的最大瞬时畸变值。经过与预估值相比较给出了预估的精度。  相似文献   
854.
主要讨论了国土星卫片的成象比例尺,卫星姿态误差对图象几何精度的影响及其姿态参数的控制精度等问题。在简化模型的前提下,按照严谨的数学关系,本文导出了卫片的比例尺和误差计算的数学解析式,并提出了在给定最大定位误差时,对卫星姿态控制精度的总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55.
S弯进气道旋流缩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培奋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310-312,337
本文提出的旋流缩涡法采用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缩涡器, 是一个金属薄片弯成的框架。这个缩涡器框架被安置在进气道喉道前, 通过4个薄片固定在模型上。实验研究表明:该法可缩小由S弯进气道进口分离所造成的单涡旋流作用范围, 并提高出口截面平均总压系数。   相似文献   
856.
为实现某涡桨发动机在轴台稳定运行,对该发动机机载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该发动在轴台的控制系统增加了 水力测功器、用PEC模拟器代替PEC控制器,及增加航电模拟器代替航电控制器。根据该发动机的工作模式和控制方式,参考以 往轴台试验经验,制定了初始试验方法:发动机调试从低状态到高状态、先稳态后加减速,测功器采用多种控制模式自由切换的飞 行模拟模式。通过多次试验验证和修正,探索出一种适应该涡桨发动机轴台试验的方法,并应用于轴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解决了PEC模拟器代替PEC控制器、航电模拟器应用于发动机轴台试验、发动机加速时转速超调及状态切换时转速波动等问题, 实现了PEC模拟器参与测功器控制、水力测功器与发动机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857.
串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模拟器设计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君  袁化成  葛宁 《航空学报》2016,37(12):3675-3684
为了实现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推进系统平稳模态转换过程的模拟,在前期风洞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串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模拟器进行重新设计。采用线性化及非对称的思路对该模拟器进行设计并对其特性展开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拟器不仅需要模拟发动机工况改变引起的背压变化,而且能通过流通截面面积线性变化,实现两个通道的流量分配。该装置的特点是能保证模态转换过程中每一点的涡轮/冲压通道的总堵塞比不变,使本文所研究的进气道在总堵塞比保持为65%时进行模态转换,结尾激波基本维持在喉道等直段内且进气道出口马赫数基本维持在0.30,流量系数基本为0.45,涡轮/冲压通道流量呈线性变化,与预期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858.
基于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火焰面模型,以某型发动机燃烧室为计算模型,在压气机气流畸变来流条件下对燃烧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比研究了均匀与非均匀入口气流条件下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非均匀入口效应会对燃烧室内部流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流场的对称性受到破坏,燃料的掺混燃烧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燃烧室燃烧效率降低,影响整个燃烧室的工作性能。增大主燃孔面积,提高头部进气量可以很好地改善此型燃烧室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859.
尾喷流吸入对发动机进气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折返的尾喷流吸入对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的影响特点,开展了发动机不同状态下的尾喷流吸入地面试验,基于测取的发动机进口温度、压力流场数据,分析了发动机进口流场温度、压力畸变特征和影响进气温度畸变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折返的发动机高温尾喷流吸入会在发动机进口形成明显的温度畸变,此时的发动机进口流场具有温度、压力组合畸变特征;高温尾喷流的吸入会影响发动机进口总压分布,使低压区压力有所升高,总压不均匀性降低;发动机工作状态越高、加力状态保持时间越长,发动机进口形成的温度畸变强度峰值越大;发动机进口温度场的改变滞后于油门杆的动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流场,但尾喷流吸入造成的温升率较小。   相似文献   
860.
可调涡轮增压器涡轮转子进口的动静干涉效应以及脉冲气流的波动使得转子进口流动更为复杂,进而影响转子通道内的气体流动。为了更好地了解脉冲频率对涡轮转子进口流动特性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不同频率(20、40、60 Hz和80 Hz)脉冲进气条件下的全周径向可调涡轮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转子进口平均气流角在一个脉冲周期内的分布规律以及气流角在周向和叶高方向的分布规律。发现脉冲频率对低压侧转子进口入射角影响更大,脉冲频率越低,低压侧的转子进口负入射角越大;周向绝对气流角分布规律相似,波动幅度基本相同;相对气流角在压力下降沿波动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