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816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2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01.
提出了一种可动态检验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多目标模拟器技术。介绍了多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和系统模型,分析了模拟器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性能和精度检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2.
对总温畸变研究中关于温度瞬变、总温畸变指数、总温畸变生成系数、总温畸变与喘振压比损失关系等的有关定义和关系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803.
本文分析比较了轴对称紊流发生器的主要几何参数对紊流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适当的面积比,较小的扩张角和收缩比,较短的相对长度,在M_2=0.4~0.6的范围内,能获得较高的紊流度.如当M_2=0.5时,紊流度可达0.076,总压恢复系数为0.74.  相似文献   
804.
激光诊断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及斯坦福大学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模型上,应用两种新发展的二极管激光诊断技术-光吸收/高温辐射组合测定法和多路复合可调二极管激光(TDL)技术,测量了其中的温度、各燃烧产物组分等重要参数,并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新方法可靠、准确,适合爆震燃烧流场这种特殊环境,测量精度更高,而且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805.
水流模拟器是模拟航空发动机火焰筒燃气流场动态分布的实验装置。各部件由有机玻璃模压成型后粘接组合而成。由于要模拟发动机工作的实际状态,故有许多特殊要求、给加工带来了难度。把此种成功工艺过程介绍出来。为加工类似试验器提供借鉴,该工艺过程由下料、热处理、模压成型、加工、总装、光整、胶接、组装等工序组成,经上台试验,该试验器的工作状态、透明度、光洁度、强度、密封性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总结出:有机玻璃有一般金属材料没有的模压成型性能。而且经济方便,有极好的粘接性,模具设计是成型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6.
张有用 《推进技术》1987,8(6):25-29,88,89
本文以变推力发动机混合比调节器为例,给出了直接作用式调节器动静特性的计算方法.类似的计算,以往是分别进行的,同时未计及对环形缝隙的阻尼和橡胶膜片的刚度,因而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较大.本文考虑到环形缝隙的阻尼和橡胶膜片的刚度,并以此来计算调节器的动静特性.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7.
多级轴流压气机进气畸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超  胡骏  严伟  郭晋 《推进技术》2016,37(12):2278-2287
为研究进气畸变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彻体力模型理论建立了一个模拟多级轴流压气机进气畸变的三维分析模型CSAC,并采用实验与CF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CSAC模型模拟了周向总压畸变对四级低速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进气下CSAC与CFD计算特性最大误差不超过1.5%;进口总压畸变传递到第三级时畸变度衰减为0;在低压区的转子出口存在一个高总温畸变区,其强度在向下游传递中逐渐增强,到达第四级时总温最大升高0.4%;高总温影响区域在向下游发展中沿叶片转动方向逐渐扩张,造成压气机性能损失加大,最大总压比下降0.7%。所有结果均显示出CSAC模型是当前分析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08.
引入真实进气道的进气总压畸变,分析了偏心形式周向非均匀间隙下,畸变区相对位置对风扇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畸变流的影响总滞后于进口畸变位置,滞后角约为90°,在原有非均匀间隙流场中最恶劣的流动位置附加畸变流,对风扇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且旋转失速与周向间隙收敛扇区的流动密切相关,推断一旦从大间隙到小间隙过程中无法将叶尖高熵溢流耗散,风扇转子将进入失速。  相似文献   
809.
特定涡旋流畸变对跨声速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S弯进气道出口和翼身融合体(HWB)飞机发动机进口两种特定涡旋流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将设计的新型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与跨声速压气机Stage 67进行联合数值仿真,获得进口旋流条件下的压气机特性线和流场分布,并与转子进口为均匀来流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0%换算转速,S弯进气道产生的旋流使得压气机压比和效率在近峰值效率点分别下降0.06%、0.85%,稳定工作流量范围减小5.97%,压气机稳定裕度降低1.13%,压比和效率特性线均向左下方移动。HWB飞机产生的旋流使得压气机在近峰值效率点的压比增大6.61%,效率下降6.25%,稳定工作流量范围减小26.88%,压气机稳定裕度降低2.84%,压比特性线向右上方移动,效率特性线向右下方移动。  相似文献   
810.
可控固体推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控固体推进技术是指在基于含能材料为工质的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借助一定措施使得推进剂的燃烧方式可控,燃速可调,实现推力可随机控制的推进技术。其可对推进剂燃烧状态进行主动控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推力主动、随机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从推力可控实施方案、对应推进剂类别以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对当前可控固体推进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部分可控固体推进技术中的推力可控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