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95篇 |
免费 | 1120篇 |
国内免费 | 60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750篇 |
航天技术 | 930篇 |
综合类 | 591篇 |
航天 | 2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231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12篇 |
2015年 | 227篇 |
2014年 | 356篇 |
2013年 | 348篇 |
2012年 | 490篇 |
2011年 | 513篇 |
2010年 | 361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409篇 |
2006年 | 373篇 |
2005年 | 397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412篇 |
2002年 | 394篇 |
2001年 | 323篇 |
2000年 | 264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132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138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设计(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3篇10章详细介绍了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的设计。上篇对稳态加速度环境及其效应、相关试验方法和国家标准作了阐述;中篇(上)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离心机发展的历史,提供了较为全面具体的离心机结构概况,并对它们逐一进行小结与点评;中篇(下)对离心机进行基本理论分析,研究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问题,提出离心机设计原则及其计算方法;下篇通过一个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实践作为实例,提供读者作设计参考。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中型、大型、特大型航空航天离心机,土工离心机和载人离心机。 相似文献
232.
一、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综合管廊位于T3航站楼的东、西两侧,并穿越T3航站楼中区场地。东侧管廊主要用于给水、消防、电缆、电信管线的地沟敷设,长度约3.1km;西侧管廊主要用于供冷、供热、给水、消防、电缆管线的地沟敷设,长度约2.8km。东、西两侧管廊均为地下现浇混凝土整体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基底埋深约为-5.0m。东、西两侧综合管廊的分布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33.
谭林林任文广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5,(2):18
以某大型客机为例,根据气动外形利用有限元软件PANTRAN建立高阶气动面元,利用ZONAIR静气动弹性方法,分析了其弹性载荷,包含气动力系数、过载、迎角,并与刚性载荷进行了对比。此方法合理可靠,可用于民用飞机的弹性载荷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34.
235.
随着飞机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硬性飞机部件装配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机多品种、小批量的研制、生产需求.选用适当的柔性装配技术,进行适应性强的装配工艺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以适应多品种、多状态飞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236.
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但首先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本文从电子产品采用可靠性设计,预防腐蚀(变质)改变产品使用环境,元器件可靠性筛选,整机电老炼,可靠性试验,贯彻电装标准等方面,阐述设计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7.
238.
针对现有测试性增长模型忽略了测试性设计缺陷的修正延时过程,进而导致测试性增长模型(TGM)跟踪与预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测试性设计缺陷修正延时的测试性增长模型建模理论与方法。首先分析测试性设计缺陷识别与修正之间的延时机理,得到剩余测试性设计缺陷(TDL)具有先增后减的铃形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以Gamma、Raleigh和Delay-S 3种曲线拟合剩余测试性设计缺陷(RTDL)变化趋势,研究建立基于以上3种曲线考虑修正延时的测试性增长模型;最后,以某机载稳定跟踪平台测试性增长试验数据验证测试性增长模型拟合、跟踪及预计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测试性增长试验数据,Gamma曲线可以精确地拟合剩余测试性设计缺陷变化规律,测试性增长模型跟踪和预计精度可达到10-2数量级。 相似文献
239.
用流线曲率全三维反问题方法和引入滑移因子模型的准三维流线曲率反问题方法设计了叶片数不同的和增压比不同的小型高速离心叶轮.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求解器估算了这些叶轮的性能.对比了这两种反问题方法的设计误差稳定性,考察了分流叶片对设计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线曲率全三维反问题方法能够根据叶片负荷对叶片设计做出恰当调整.较准三维反问题方法,流线曲率全三维反问题方法所设计叶轮的增压比普遍偏高.随叶片负荷增加,较准三维反问题方法,流线曲率全三维反问题方法的设计误差变化较小,即其设计误差稳定性明显较好.分流叶片对准三维反问题方法设计结果的影响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240.
缘线匹配通过考虑多叶排叶轮机相邻叶排间前排叶片尾缘线与后排叶片前缘线空间相对位置匹配关系来进一步提升叶轮机性能,有潜力使叶轮机非定常设计走向工程实际。以一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和一单级轴流透平为例,尝试用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改善其性能,从而示例应用缘线匹配的具体方法及前景。结果表明,缘线匹配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