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2篇
  免费   1318篇
  国内免费   860篇
航空   5284篇
航天技术   1210篇
综合类   859篇
航天   204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刘泳 《民航科技》2007,(3):69-70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航空器的空中相撞。当空中同一区域有多架航空器时,要防止航空器相互危险接近和相撞,就必须保证任何两架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由于航空器的航向不同,速度不同,高度不同,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规定了航空器之间在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的最小距离,称之为间隔标准。  相似文献   
152.
方国尧 《推进技术》1988,9(3):6-11,73
本文介绍了用于计算超音速火箭喷管特性线方法.从基本原理、几个问题的处理到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得到某些有益的结果,可供喷管设计和喷管受热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53.
粘弹性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的摄动求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平  朱德懋 《航空学报》1991,12(7):345-351
 本文根据粘弹性结构的特点,对其振动特性进行简化分析,构造了这类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的摄动求解方法,给出了低阶摄动求解公式。还讨论了零阶摄动有重特征值时的求解。  相似文献   
154.
 自1970年Davis提出粘性激波层方法以来,用数值方法求解高超音速轴对称钝体绕流问题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未见到关于平面问题的计算结果。对于平面问题,虽然方程在形式上比轴对称简单,但由于二维效应,激波层较厚,用文献[2]的方法向下游区推进有困难。另外,在驻点线上采用极限关系式虽能克服方程的奇性,但驻点解对流向步长Δξ有依赖。  相似文献   
155.
共面变速拦截对策的一个统一的近似反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有  张嗣瀛 《航空学报》1989,10(9):427-433
 本文运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战术导弹与目标飞机之间的共面变速拦截问题,采用强迫奇异摄动方法求得了统一的近似反馈制导控制规律。选用实际空气动力数据的算例表明这个次最优制导控制规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6.
尹军飞 《推进技术》1994,15(2):30-33
应用Strawn&.Kline的准同时粘性/无粘流匹配模型,于动量积分布方程中加入了曲率和雷诺正应力两个二阶修正项,计算了二维不可压湍流附面层分离流地。文中首先分析推导了新的曲率修正公式,给出了两个算例,比较了修正项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验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在基本的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基本遗传算法与复合形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优化方法:CA-复合形法。并对发动机气门弹簧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优化精度,并且避免了局部收敛。  相似文献   
160.
在信托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为什么信托能够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二是信托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经历了由盛而衰,然后再度崛起的过程,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法经济学的视角观察会发现,信托与公司在资产分割及其所导致的债权人模式上是没有区别的,这奠定了信托作为企业形式的基础;而以企业理论观察,就会发现信托与公司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不同,即信托将控制权安排给了人力资本所有者,而公司则是将控制权安排给了非人力资本,这一不同导致了两者在治理结构与应用范围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